第3讲
ETF投资须知
本讲主要介绍ETF适合哪些投资者、投资ETF时的注意事项和风险。在投资ETF时,投资者需要了解自己的投资需求,正确认识一些投资误区,以及充分了解投资ETF的风险。
ETF适合哪些投资者?
正是由于ETF拥有诸多优点,在实践中,每一类个人投资者都可以从ETF的投资中找到自己的乐趣。
长期型价值投资者
如果没有时间进行市场研究,投资者可以通过长期持有ETF,简单地获取市场ETF平均收益。从长期来看,主动型投资策略很难超越指数、战胜市场,因此投资者可以将ETF作为一个较好的中长期资产配置工具。投资者用ETF打造“核心一卫星”组合①不仅可以获得指数所代表的市场组合的收益,而且交易更灵活。比如,投资者可以将自己资产的60%-80%配置于跟踪市场指数的ETF,作为“核心”投资资产,期望未来获得市场的平均收益,不至于错过牛市行情。同时,投资者运用不同类型的ETF的轮动组合,构造“卫星投资资产”,实现增强投资收益的目的。
“核心一卫星策略”是指将资产分成“核心资产”和“卫星资产”两大部分:核心部分,在整个投资组合中所占的权重最大,对整个投资组合的安全和收益期到决定性作用;卫星部分在整个投资组合中所占的权重略小,其目的是使投资更加主动、灵活。
自信型短期投资者
如果对自身择时能力有心,投资者可以通过ETF进行指数的中短期趋势交易,获取指数波动收益。ETF的T+0或T+1交易方式使得其流动性比其他指数型基金要好,而且ETF在二级市场的交易费用非常低廉,加上ETF不收取印花税,基金分红和差价收入也不需要交纳所得税。因此,投资者利用上述优点可以通过ETF进行波段操作。此外,由于ETF具有特殊的实物申购和赎回机制,投资者可以再一、二级两个市场瞬间完成对冲操作,以实现低风险下的套利。
激进型策略投资者
如果风险承受能力更高且有更多时间关注市场,投资者可以通过ETF融资融券进行带杠杆指数趋势交易和卖空交易,并与股指期货、期权等衍生品进行组合交易。激进型操作需要投资者具有更多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巧。
投资ETF时的注意事项
首先,投资者需要了解自己的需求
一方面是考虑自己的风险偏好,是稳健一些,还是激进一些?另一方面是明确自己的投资目标,是进行资产配置呢,还是进行周期轮动,或是其他的目标?
去定好了,再选择适当的指数。指数的成长性、估值水平、风险程度,可以通过市盈率、市净率、分红率、标准差等基本面指标来考擦。
其次,要关注ETF的流动性和跟踪效果
对于及基本面类似的ETF,比方说面对多只沪深300ETF进行选择是,不妨先比较流动性。一般可以通过交易额、换手率、规模、折溢价等指标来衡量。
最后,还应了解ETF投资的风险
首先是市场波动风险,由于ETF完全复制指数走势,上涨行情时涨得高,下跌行情时跌的狠。在市场下跌过程中,ETF满仓运作最容易受伤。还有跟踪误差风险,由于ETF本身的管理费、交易冲击成本、大额申赎、成分股权益变动以及指数成分股调整等因素,都会导致ETF跟踪误差增大。以及流动性风险,可能由于二级市场流动性不足,出现较大的折溢价,或由于二级市场流动性不足,造成较大的冲击成本,影响了正常的套利交易。
ETF投资小窍门
ETF投资不是大户和机构的套利游戏
在当前越来越崇尚高频交易、高深策略、套利投机的ETF世界中,ETF诞生和存在所肩负的组合投资和资产配置的基本职能,常常被有意无意地忽视或漠视,在某些应用领域甚至出现了一定的漂移和异化。
需要强调的是,ETF并不专属于纷繁复杂的对冲套利策略或量化模型,回归最质朴的组合投资和资产配置。才是ETF工具的核心使用价值。即便是普通投资者,也完全有能力了解、掌握、运用这一透明、简单、廉价、高效的工具,省时、省钱、省力地构建属于自己的ETF组合,实现控制风险、提高胜率、增厚收益、优化资产配置的投资目标。
ETF流动性深度不止十档挂单
表明上看,根据衡量流动性的最简单指标“每日成交金额”的统计,似乎交易活跃度低、流动性差成了ETF投资面临的主要困难。事实上,这是一些投资者对ETF最大的误解之一,交易活跃、流动性好恰恰是ETF的突出优势和强项。
高效率的折溢价套利机制是ETF区别于其他上市品种的主要特征,也正是高效的套利机制,使得ETF的流动性不再是简单上下十档的挂单多少,而是背后所跟踪指数的巨大流动性深度。
ETF具有特殊的信息披露
ETF的运作透明度比其他基金更高,在信息披露方面,它除了像普通开放式基金一样定期公布季报、半年报、年报外,还会在每个交易日都公布申购赎回清单(也叫篮子清单,或PCF)和基金份额参考净值(IOPV)。在ETF申购赎回清单里,投资者不仅可以查询到上一交易日的信息,如基金份额净值、现金差额等;还可以查询本格交易日信息,如成分股名称、股票数量、现金替代标志、现金替代比例上限、最小申赎单位、预估现金。而IOPV是盘中按照成分股最新成交价格实时计算并公布的基金份额净值估值计值,通常是15秒更新一次,在行情软件中一般用紫色线或蓝色线显示,让投资者可以及时掌握ETF份额净值的变化情况。
利用IOPV线把我ETF实时脉搏
ETF作为指数基金的“高阶模式”,引入了IOPV的指标,使得参与指数基金交易的透明度和便利性进一步得到提高。IOPV是由交易所根据基金管理人每日提供的申购赎回清单,按照清单内一揽子股票的盘中最新成交价格计算出的ETF动态净值,它所反应的是ETF实时内在价值。IOPV值每15秒计算并公告一次,从而在交易时间段连成一条IOPV线。对比普通指数进看到当日净值所需要的“漫长”等待,这无疑大大增进了效率,而观察IOPV图线的波动刻印牢牢把握住ETF价值跳动的脉搏,十分有利于提升投资决策的准确度。
IOPV线在哪里找?在通达信、大智慧、同花顺等主流交易软件中,IOPV会在ETF的分时走势图中进行展示。一般在ETF分时走势图中,白色线为ETF的实时成交价格,紫色线即为每15秒揭示一次的IOPV所连成的线。在分笔成交明细中,以通达信PC端为例,某ETF分笔明细显示“2.760/757+”,表示当时成交时二级市场的价格是2.760元,当时IOPV是2.757元,后面“+”号表示是溢价成交(即二级市场的价大于IOPV)。
ETF的风险
作为一种创新性的基金产品,ETF的投资风险一方面包括整个金融市场所蕴含的风险,即系统风险;另一方面,ETF的风险也包括所有开放式基金所共有的风险,比如流动性风险、代理风险、申购赎回失败的风险等。
市场风险
市场风险又成为系统风险,主要包括政策风险、经济周期风险、利率风险。
由于国家宏观政策(如货币政策、财政政策、行业政策、地区发展政策等)发生变化,导致市场价格波动而产生风险。随着经济运行的周期性变化,证券市场的收益水平也呈周期性变化。基金投资于债券或股票,收益水平也会随之变化,从而产生风险。利率的波动会导致证券市场价格和收益率的变动,进而影响着债券的价格和收益率,影响着企业的融资成本和利润。基金投资于债券和股票,收益水平会收到利率变化的影响。
流动性风险
ETF是基金,需要面对投资者的赎回需求,它会出现基金资产不能迅速、低成本地转变成现金,或者不能应付可能出现的投资者大额赎回的风险。首先是指资产不能及时变现或无法按照正常的市场价格交易而引起损失的可能性。其次为应付投资者的赎回,基金资产需保持一定的流动性,从而在收益性方面可能回友协损失,影响基金投资目标的实现。
操作或技术风险
在ETF的申购赎回、各种交易行为或者后台运作中,可能因为技术系统的故障或者差错而影响交易的正常进行或者导致投资者的利益受到影响。这种技术风险可能来自基金管理公司、销售机构、证券交易所、证券注册登记机构等。
跟踪误差风险
作为被动型的指数基金,ETF的投资目标不是超越指数的表现,而是希望取得与指数基本一致的收益。因此,基金收益与标的指数收益之间的偏离程度就成为评判ETF是否成功的一个指标。偏离程度越小,说明ETF在跟踪指数上表现得越好。偏离程度可以用跟踪偏离度与跟踪误差两个指标来衡量。
很多原因会影响基金的跟踪误差扩大,与业绩基准差生偏离。由于ETF本身的管理费、托管费、交易冲击成本、大额申赎等因素,都会导致ETF无法契合指数的涨幅,从而产生跟踪误差。而抽样复制、现金留存、基金分红等也会导致跟踪误差。同时,成分股发生配股、增发、分红等公司行为以及成分股停牌和摘牌、成分股涨、跌停板等因为也会带来跟踪偏差。若指数成分股调整频率过高,ETF基金经理将不得不随着指数的变动调整投资组合,从而带来交易成本的增加,导致ETF出现追踪误差。
套利风险
由于证券市场的交易机制和技术约束,投资者完成套利需要一定的时间,因此ETF套利存在一定风险。而投资者买卖一揽子股票和ETF还会存在冲击成本和交易成本,所以折溢价在一定范围之内也不能形成有效套利。此外,当一揽子股票中存在涨停或临时停牌的情况时,投资者也会由于买不到成分股而影响溢价套利,或卖不掉成分股而影响折价套利。
其他风险
因基金业务快速发展但在人员配备、内控等方面不完善而产生的风险;因人为因素而产生的风险,如管理不当、操作失误等产生的风险;因业务竞争压力可能产生的风险;战争、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导致基金财产损失并影响基金收益水平,从而带来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