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结构上来讲,当前位置能稳难攻,上方压力重重,依旧会面临较大的阻力。这其实对短期取得的低点仍然会存在考验,虽然我们早早就阐释当前区域存在政策托底并持续构建市场底的条件,但并不能排除时间拉长后的溢出效应,这些都还是未来的不确定风险。
把风险放在第一位来考量,然后才是在可控的风险管制下,如何寻求投资机会。依照我们对当前各大指数的统计研究,确判沪深300指数可上可下,但向上阻力大,会直接面临3月7日的长阴K线和40日均价线阻挡。
且40日均价线已经低于4400点以下,这也给多方可向上拓展的空间收缩了许多,而且持续向下收敛,这种情况逻辑上来讲,如果上去还是要下来,那么这就必然会引发投资者谨慎,甚至继续等待下来后再玩,而不是先攻上去解放他人。
这可以从博弈的视角去思考,那么就自然会产生弱势或低迷的情况,这恰恰就是这几天遇到的局面。所以,可以积极期待,借助短期结构可实现转多的条件,向上拓展挑战40日均价线,但就是无法奢望可以持续拔高和上行。
由此意味着做多操作还不容易,而且压力大,空间小,很容易失败而下,面临被动局面。这样看,操作上还是谨慎为妙,不要强求。同时减少仓位成数,降低交易目标,以主动应对市场波动风险。
但的确是不用惧怕再跌,以单位量能的沉淀情况看,再跌会缩量,而缩量后的反攻预期也明确,恰恰是可以采取主动狙击的方式来进行投资交易。在压低极值后,往往屡试不爽,这在3月份的反复下行过程中,就是如此。
以目前不同市场看,科创50指数已经是一只脚踏入极值区域,就等另外一只脚也进入极值水平,这种极值出现后,我们作出大胆的判定,3天内必反攻,可以据此作出积极的低接操作。不过坦言,个股难抓,唯独ETF较具有确定性。
所以,操作上可以据此考虑ETF的投资策略,不过同样需要预防溢出效应,这样就需要做好仓位管理,分批次,多价位,网格化。关于个股的方向,基建的人气较高,也满足当前政策导向,可以跟踪参与,但也局限于当前稳大盘的阶段。
长期而言,我们仍然认为要关注长期投资逻辑,还是早前思考的视角,一言看穿3年或5年乃至10年的投资方向,才是获取巨大投资利润的好投资。当经济发展平稳后,我们仍然认为要主动跟随科技成长,发展新兴产业。而且经过此轮大跌后,不少科技成长类股票已经进入合理估值水平,很值得重视研究。
具体到个股的选择和操作上,始终要明白,不和跌势股为伍,不拿垃圾股,不玩题材,不玩概念,不听消息,不要幻想,遵循“周线为主,唯量是问,四个条件,趋势为王,汰弱留强,每日归零”的原则,来审视和积极应对市场的变化与发展。
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声明:文章内容纯属个人观点及理论论证说明,仅是提供您参考不应该构成投资建议;个股的分析说明不是推荐、点评,也不是建议操作,投资者要自行研判,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