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上脉冲拓展的态势渐趋清晰,使得短多优势若隐若现,并推动盘势向半年期底部结构上方跃升,一旦得以促成短、中、长等多周期优势共振效应,则五子送财的涨势路径产生,有望迎来阶段性强势行情。
确实可以积极看待这一发展势头,不仅在量能上具备这一条件,价格体系的时空转换,也都满足了有利局势,而且还随着震荡调整实现技术指标的低位反升后逐步迈向多头技术氛围,这无疑都增强了有利态势。
技术层面,在没有出现糟糕的破坏的下跌之前,我们可以乐观一些看待短期震荡和波动,无惧于小幅震动,反而可以借此机会主动寻求低接布局机会。只是当前的三不结构状态,我们认为还会影响和抑制行情进程,不会一帆风顺。
但要积极应对任何形式的增量拔高行为,存在退一进二,震动抬升的发展势头。可以重视个股,把心思放在个股上,多做研究,做自己看得懂看得好的企业。依照当前市场环境,新能源、智能车是不变的方向,同时随着政策发力,消费推进力度加大,也会是阶段性配置方向。
有些股票看起来热闹,但高处不胜寒,不需要盲目的追涨追高,可以从相对优势的角度上切入,寻求确定性投资。风险是涨出来的,机会是跌出来的,对于过去几年持续盘跌的部分行业,在确定性增长上,也都具备低位配置逻辑。
诸如医药板块,以及消费领域,这些地方,逻辑上经过2年前后的持续盘弱,逐渐跌入相对的安全边际,再持续恶化的概率减小,那么反过来就是创造有利投资机遇的时刻,可以作出相对应的组合配置策略和安排。
不鼓励赌个股,赌行情。而且考虑到大盘也还会反复跌宕,仓位上还是建议适度管控,不要太激进。可以等待短多技术优势确立,有利的技术优势形成,再激进一些即可。今天是周四,从日、周K线技术结构看,都可以积极应对。
关于基本面的情况,我们认为政策托底的信号明确,但政策推动下的经济复苏成色不高,这使得当前投资者谨慎态度升温,但随着逐步缓和矛盾,持续的政策叠加,仍然有望打破沉寂,顺应技术路径的势头发展。
而且8月份美联储不加息,下个加息时点是9月21日,在此之前,有相对较长的空窗期,我们认为都有利于提升A股投资者的积极态度。并且随着中期数据底定后,对确定性成长企业,都可以起到有利发展预期。
总的而言,我们偏于积极一些观察短期技术层面的改善和扭转预期,同时在基本面上也有政策助推的预期,可以乐观看待和应对,并主动寻求低接布局机会,在明确的长多结构形成之前,适度管控总量水平即可。
具体到个股的选择和操作上,始终要明白,不和跌势股为伍,不拿垃圾股,不玩题材,不玩概念,不听消息,不要幻想,遵循“周线为主,唯量是问,四个条件,趋势为王,汰弱留强,每日归零”的原则,来审视和积极应对市场的变化与发展。
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声明:文章内容纯属个人观点及理论论证说明,仅是提供您参考不应该构成投资建议;个股的分析说明不是推荐、点评,也不是建议操作,投资者要自行研判,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