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性突变在即,可以积极看待任何形式的脉冲或持续拓展行为,有望在此行为下,实现短多优势的重构并积极推动半年期技术结构的趋势性转变。只是本周还难言带来较大空间的发展,逻辑上还会受到三不结构制约和影响。
但继续沉淀量能,横向扩展,只有更好,对后续增量以促进结构性跃升,实则会更加有利。特别是,能够轻松实现短、中、长期技术结构的涨势共振,则增量拓展出趋势性多头优势,就会更利于行情表现。
可以不必惧怕大盘指数波动,重视个股,任由摆动。但投资的视角有变化,但也不变。变化的是在于持续大涨后累积出来高位滞涨风险,甚至面临高位回调的风险,这个可以主动做些控制或应对调整之策。
不变的还是确定性的成长类投资逻辑,确定性高成长股票,具有相对技术优势,都具有可配置条件。而且在方向上,我们依然认为新能源、智能车等领域是不变的投资领域,可以继续深耕,做确定性投资组合配置。
特别是7月份以来调整的一些个股,但不仅没有打破5月份以来的趋势特征,还进一步整固了长多技术关系,这实际上可以更好的发挥后续趋势发展路径,一旦滚量推进,的确跃升出来的趋势关系,会起到极好的引导作用。
今天是周三,逻辑上是具备承前启后的关系,而当前结构,我们给予技术性底部构建的积极判定,这使得周末的操作,只要不激进,不苛求大涨指数即可,然后适度管控总体仓位水平,以应对市场波动风险,掌握操作主动权,待大盘走出趋势性优势再积极一些即可。
具体到个股的选择和操作上,始终要明白,不和跌势股为伍,不拿垃圾股,不玩题材,不玩概念,不听消息,不要幻想,遵循“周线为主,唯量是问,四个条件,趋势为王,汰弱留强,每日归零”的原则,来审视和积极应对市场的变化与发展。
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声明:文章内容纯属个人观点及理论论证说明,仅是提供您参考不应该构成投资建议;个股的分析说明不是推荐、点评,也不是建议操作,投资者要自行研判,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