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份的行情可以乐观一些,主要在于各个悲观情绪影响因子都有比较充分的反应。从7月份的回撤,一方面是存在于技术本身的调整需求,另外一方面则是对国内经济发展预期的堪忧,这在8月份的行情中反应尤甚。
后来收到台海局势的扰动,A股持续低迷状态,引发投资者情绪低沉,也加剧了技术结构弱势局面的发展。演变至此,带来的对经济基本面的影响,相对较为充分,包括对疫情管控带来的经济忧虑。
从这些角度思考,我们倒是认为仍然可以建立在二季度极低的经济基础之上,来乐观看待三季度的修复性预期,虽然不是特别好,但对比二季度一定不是更坏的。而且随着充分预期反应后,技术上的改善也若隐若现。
这个关系就是我们阐释的半年期走势,从3月份至今的表现行为,基本上呈现出了一个长期横盘的技术特征,且单位量能的收缩,具有较积极的底部构建关系,且随着短期缩量沉淀扩展后,任何形式的增量反升都会促成短中长期叠加的共振效应。
这是过去这段时间调整的有利态势,只是短期无作为,持续的低迷状态,给投资者带来不良的预期。而我们认为,单位底部量潮的反复确认,有望任何增量以促成有效的多头涨势量潮,这对结构性改善和扭转,都具有较大意义。
9月份开局第一天,展望9月行情,我们从技术底部结构乐观预期有望实现持续强化的底部态势,甚至震荡跃升以实现技术优势的发展格局,同时对比2、3季度的经济数据,会逐步反应投资者对3季度及全年的经济展望。在经过风险释放后,且得到充分反应,则利于恢复投资者信心。
需要关注的风险隐患就是9月21日美联储新一轮加息,从预期点数来看,仍然是50或75BP。对于这个加息动作,从人民币的贬值来看,也都有了较大反应,逻辑上落地后,反而不必过分担心。
总的来讲,9月股市,仍然无惧于大盘波动,可以不涨,甚至再往下回撤,但依旧不会改变半年以来底部结构态势。在这个期间,我们认为依旧是重视个股,把握投资机会,只是要精选投资标的,组合配置,且适当管控总体仓位水平。
投资方向上,我们还是认为坚定信念,做确定性投资,不必乱跑,短期狙击讲求快准狠,长期而言,仍然是新能源、智能车、高尖精等领域,继续深度跟踪硬科技方面的投资逻辑。
具体到个股的选择和操作上,始终要明白,不和跌势股为伍,不拿垃圾股,不玩题材,不玩概念,不听消息,不要幻想,遵循“周线为主,唯量是问,四个条件,趋势为王,汰弱留强,每日归零”的原则,来审视和积极应对市场的变化与发展。
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声明:文章内容纯属个人观点及理论论证说明,仅是提供您参考不应该构成投资建议;个股的分析说明不是推荐、点评,也不是建议操作,投资者要自行研判,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