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三个角度看个股投资

2022-10-15 21:14
大盘指数的技术极值修正后,就可以转战个股,指数型交易可以暂时搁在一边了。也不是说不可以继续玩指数,只是就绝对空间而言,肯定没有前几天大跌的时候开多仓更有利头,还有则是持续推升马上就会面临比较显著的压制和阻力,这些都使得短期内指数交易获利难度增大。


小波段会有,不能持续涨,折返再拉锯,本身也是可以把握波段交易机会的。但以过去几天的低点反升力度,以及持续推进的过程而言,要想马上又跌很深的概率不高,那么这样的波动过程,本身节奏也不好踩,还要想借此获利,确实也是会有些考验的。
上述阐释的内涵也包含了对强势震荡的预期,至少接下来一周里头,应该如此。这样就使得个股交易会出现机会,甚至促成不错的结构性特征。这在过去一周的表现十分显著。这也是我们在过去几天的分析中,也特别说明可以关注个股的交易逻辑,这几天的表现确实有些积极。
对于个股的选择和交易逻辑,我们关注的点,持续跟踪亮话分析的投资者,都应该是比较熟悉的,其实大家只需要明白三个特征即可:1)唯量是问,无量不欢;2)形态影响心态,心态决定行为;3)天时地利与人和。这几个层面,有一定的递进关系,也有相互印证和促进的作用,肯定是和谐共生是最好的局势。
从这个角度来讲,对于当前整体市场而言,不难理解,大盘要实现趋势性的涨势还早,跌势未改,且小小扭转都还需要时间和空间来验证,自然是不能苛求马上出现全面性的行情。但转变从是需要沉淀的,所以此次反攻又恰好是止跌于今年4月份的低点区域,这无疑是给出了打底的强烈预期。
这使得反攻后的平稳震荡,增添了许多想象空间。只是要真正走出优势局面,的确还需要一些时间和空间来确认。但前述的发展预期,使得短期内虽难以向上拓展,但也不必惧怕立马掉转头持续下挫,这样就会使得个股的机会增多,而已经实现了强人气现象的版块,就最容易聚拢人气,形成合力共生的积极效应。
从盘中的表现,不难确立医疗器械类股票,出现了版块性效应,而且是产生了趋势性特征,具有极强的高人气量增价涨的多头路径,特别是不少个股,经过长期的盘底后,强势跃升带来的涨势较强,仍然有发挥趋势路径的积极展望,此类个股可以作为短期内跟进参与的对象。只是不要盲目追高追涨,还是尽可能低接,同时把握趋势发展关系,顺势交易。
关于个股的投资,我是比较厌恶追涨行为的。所以但凡涨的太多,尤其短时间内的暴涨,都要切忌盲目追高。医疗类股票的投资逻辑,我在过去半年以来,也都有特别说明,有一些个股具有集采后的底部反转预期,还有一些在集采制下实现了市占率的提升,而且医疗器械这块又加上国产替代的逻辑,这些都是短期而言,比较强的催化效应。
以这个层面去考虑,实际上,大家再联合半导体芯片等版块的暴跌,构成了比较强烈的对比,这种跷跷板的现象,实际上根本逻辑还是在于国产方向,这也是让我们看到最近信创版块的积极性也比较强,个股热度也不错,特别是国产软件的几只个股,同样走出强劲的趋势特征。
我们可以思考的点,其实是比较多的。但正如此前阐明的跌时重质的逻辑,此次医疗类股票异军突起,也是有着比较扎实的基本面支持。我们认为,万变不离其宗,倘若只是概念性炒作,反而不要轻易跟进,很容易吃大亏。所以还是要回到企业的角度去看问题,才能够真正掌握有利的投资机遇。
针对于当前的股市现状,坦言,虽然涨的时候,看起来也有不错的版块突起,但一旦弱下来,我相信也会马上让大家很没信心。其实,核心还是在于整体市场环境的疲态,并没有能够实现根本性的转变, 所以纵使我们阐释接下来短期内可以聚焦个股,转战个股交易,但依旧不要激进,还是应管控总量水平,以待有利的战机出现。
——————
具体到个股的选择和操作上,始终要明白,不和跌势股为伍,不拿垃圾股,不玩题材,不玩概念,不听消息,不要幻想,遵循“周线为主,唯量是问,四个条件,趋势为王,汰弱留强,每日归零”的原则,来审视和积极应对市场的变化与发展。
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