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这两天,有亲人、朋友陆续抗原检测阳性,新冠的影响面持续扩大。从多种渠道了解到,北京、广州等城市的感染人数增多,虽然有比较广泛的宣导,但还是给各地医院带来比较大的压力。
根据这几天多位医疗领域大咖的说辞,未来1-3个月内,感染人数会出现较快速的增长。但有望在明年春天新增人数会逐步下降,并渐渐降低社会面影响,使得人们逐步恢复到疫情前的生活状态。该来的逃不掉,我们还是要正确理性的认识并积极做好应对方案。从我所了解到的情况看,阳性反应各不相同,轻重表征也有较大差异。但的确是身体感受会和年龄高低有正相关关系。多数病例反应症状可以接受,从我和部分阳人直接沟通的情况来看,让我很自然的联想到2017年底的超级流感。那一次流感影响面广,程度深,还会反复发作,当初家里6人有4人中招,不得不用上了达菲。我对比这些状况后,心里也有了一些预期,做好了变阳的准备。从广州的社会面情况看,的确是防不胜防。根据一些医生朋友的建议,放平心态,多喝水,高烧还是要干预退一退。对于有基础疾病的朋友,就需要多加注意。二,下周的股市
从周末的新闻层面思考,明天股市的开局,很容易让我也联想到全国多地出现的情况,会否影响到股市的开盘。坦言,换作疫情管控开放之前,的确是会带来难以预估的发展。但此时来讲,倒是无惧。不是说,不会对经济产生影响,而是在于心里预期和明晰的走向,让大家都看得明明白白,这会和年初的上海,年中的新疆,此前的广州,是显著不同的。我们认为,不会再重蹈覆辙,一蹶不振。不过,也可以确判,纵使预期不会如同从前,但明白人也很清楚,疫情扩散面太广,速度太快,也一定会减损疫情开放后的经济复苏进程。比如政策实力后没有达到预期效果,民众自行减少出行和消费等等。所以,我们对比新加坡、日本、韩国等疫情管控情况,都出现了开放初期的疫情扩张迅速而影响消费行为,并使得经济复苏进程缓慢。但3个月前后,随着民众对病毒的重新认识,渐渐转变生活状态,随后消费复苏加速,工业生产恢复,经济活力逐步增强。从这些角度思考,我们也认为,对于当前的情况,开放初期后,出现比较强的情绪性释放,看起来有望带来消费刺激并推动经济复苏。但一旦感染人数增多,很难不影响人们的消费行为。而且中国人的家庭结构,多数是老人和小孩共居,这就会更容易带来家庭出行顾虑,自然降低了预期恢复进度和力度。而且,不久就是春节,预期同比会出现较大的人流,也会加速病毒扩散。这个情况同样会引发一些难以预估的结果。所以春节之前,只能是基本的生活消费,扩大消费的预期应该不高。这样就会使得经济复苏的情况产生波动,从而影响资本市场的变化。疫情影响最大的是人,人的行为就自然反应在股市里头。这还会是未来1-3个月内,市场会面临的考验。从这个层面梳理,我们思考的点,主要是集中在疫情对消费的影响,但肯定是不能代表全部。而股市的发展是预期性的,且会提前反应。一般而言,技术先行,有些时候要比基本面情况,早出3-6月,甚至更早一些。所以针对上述关系,我们说明的情况,再放到当前的技术结构,纵使产生波动,其实不用惧怕会带来破坏性的发展。只是存在抑制的现象,但我们此前给大家分析说明的技术结构,反而是会得到更好的整固,对长期趋势结构的发展实则更为有利。关于此,我们就不展开讨论,我在《2023年股市研究与展望》中已经作了详尽分析和说明。三,大胆的策略
今日来讲,主要还是针对短期变化而言。考虑到周末各地的情况,的确是会产生明天开局动荡的发展预期,纵使再向上拓展,也无法指望持续推进,这个情况,我们昨天的分析中也都深度讲解了其中因由。按照近期的分析研究,反倒希望是低开,甚至再往下回撤一些空间,考验10日均价线都可以,但应该不至于持续打穿20日均价线。所以真是敢于低开,或盘落,反而要大胆承接,甚至大跌大买,主动布局。技术关系就在于短多无忧,中期优势结构会在下周得到确立,且可以持续实现中期涨势预期。但接下来的震荡,还是会出现的,只是,我们认为这是创造大机会。不过,操作策略还是低买高卖,通过仓位增减来管控市场风险,掌握操作主动权。——————
具体到个股的选择和操作上,始终要明白,不和跌势股为伍,不拿垃圾股,不玩题材,不玩概念,不听消息,不要幻想,遵循“周线为主,唯量是问,四个条件,趋势为王,汰弱留强,每日归零”的原则,来审视和积极应对市场的变化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