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年度还有2个交易日,从技术层面出发,我们阐释难以向上突围,结构性矛盾会持续制约,压抑投资者情绪。尤其是近日疫情扩散后带来的谨慎态度,也使得盘势陷入低迷氛围中,这在短时间内也不容易激发热度。
维持压缩量盘整的技术判定,不求向上发力,但也不惧怕再往下调低。即便再回落,也会是收缩量能沉淀整固的态势,持续下挫概率不高,还是会演变出缩量反拉指数,延续阶段性横向扩底的发展态势。
技术上我们给出乐观预期,但客观矛盾会持续扰动短期走势。且新年将至,假日效应本身就会带来收敛行为,这在弱势环境下会更趋显著。而且明年春节早,元旦后仅3个交易周过春节,然后迎来持续9天的休市周期。
这通常在以往的统计研究中,春节前2周都难以奢望有较强表现,甚至还要预防弱势环境下的更弱势行为。这无疑都使得当前缺乏人气的效应下,更难以主观期待会出现强势局面,反而需要主动预防低量低迷的演变过程。
另外影响市场走势的,仍然在于非技术因素扰动,疫情影响出行,消费难以提振,经济发展堪忧,都使得短期投资者更趋谨慎。我们也需要在这个过程中有所预防,主要策略是不激进,不往上追涨追高,但敢跌能买,且可以组合配置。
这主要是基于对当前短中期技术优势的积极预判,随着时间拉长,中期涨势关系明确,也不会因为指数回落而改变,在维系这一基础之上,有望持续优化并实现对长期技术趋势的扭转,这一时间关系,我们认为会在明年3-4月份出现。
这就使得当前调整,反而要积极看待底部构建过程,且拉长时间,实现6个月底部沉淀与夯实,这对长期技术性优势的形成和发挥,都起到非常好的推动效应。由此,在当前区域,震荡拉锯恰好是组合调配仓位的好时机。
只是,我们仍然助长量力而行,不要过于偏激。且在仓位配比上,还是要做自己研究过看得懂看得好的企业,做自己认为对的投资。我们依照当前阶段及经济工作会议导向,更偏于消费、高端智能制造、新能源、周期性等方向。
总体而言,本年最后交易2个交易日,可以平稳作收,不必苛求大涨,也不必惧怕大跌。继续以低量潮横向扩底的发展势头看待即可,操作上继续管控总量水平,以应对市场波动,掌握操作主动权。
具体到个股的选择和操作上,始终要明白,不和跌势股为伍,不拿垃圾股,不玩题材,不玩概念,不听消息,不要幻想,遵循“周线为主,唯量是问,四个条件,趋势为王,汰弱留强,每日归零”的原则,来审视和积极应对市场的变化与发展。
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声明:文章内容纯属个人观点及理论论证说明,仅是提供您参考不应该构成投资建议;个股的分析说明不是推荐、点评,也不是建议操作,投资者要自行研判,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