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大涨就不怕大跌
当下股市充斥着较大的矛盾,虽然技术结构上趋势性优势越来越显著,但已然无法摆脱非技术因素的制约和影响,这使得行情发展的节奏和演进过程,扑朔迷离。

就逻辑而言,多数投资者对全年的投资认知都比较明确,经济修复,全力拼经济。但走着走着,就会发现,这也不是一句口号就能够马上大干快上的,依然存在着诸多不易和困境。
从近期和多家投行的交流来看,普遍预期都较为一致,基本上都表达出“无内患,有外忧”的宏观面。这个情况,的确是当前市场比较矛盾的地方,投资者谨慎,资金短平快的流动也是身不由己,尤其是私募特别明显。到底如何来看待当前市场的走势和演变?我们倒是认为,不大涨就不怕大跌。这里面存在对当前市场的整体水平认识,本身经过长期下跌后,总体估值仍处于底部区域,大盘指数并不算太高,再跌空间不大。
另外则是从外部扰动而言,依旧面临的是短期影响。美联储加息幅度和进程,也都反应在过去的市场走势中,即便有所上修,也不会改变预期发展。俄乌战事的走向,仍然是长期性,非核爆发下,总体可控。
当然,这就矛盾大了。由于战争时间拉长后,核爆不爆呢?这也是影响投资者行为的部分因由。坦言,真不能往这个方向想,否则没法搞投资。另外一个情况,则是台海的情况,老美动作频频,局势有上升姿态。今天的政府工作报告,也特别说明反独促统,这都容易引发投资者的不同见解,从而带来投资行为的漂移。这些情况,都会是短期乃至未来都无法摆脱的困扰。坦言,A股的投资者是真不容易。
不过,就我们的认知来讲,的确对这些事件,还是比较乐观一些。无论是俄乌,还是台海,也不管中美竞争多么强烈,但还不会捅破底线,也不会改变我们发展经济的发展路线。而今年来讲,力求和平发展,还是我们要争取的。
所以,主观上不会希望更激烈。只是中美竞争加剧后,任何形式的摩擦,都可能引发震动,或者较大幅度波动,这不是没有可能。但根本性趋势不会改变,尤其是现在的市场位置和全力拼经济的坚定态度。主要还是在于,只要这些扰动因素挥之不去,那么影响就是存在,也是不确定性的。照这个情况考虑,那么操作上就自然会演变出,不能激进的策略,也不能看到大涨后去追涨追高,这很容易短期吃套而影响后续投资。正确的做法,我们倒是认为,在大涨或持续拉升的时候,主动调降仓位,或调整持仓股票,以应对后续市场波动,掌握操作主动权。这也是基于上述客观环境考虑,大盘或整个市场要轻轻松松的持续大涨,不容易做到。
而且,对今年来讲,我们早早就阐释过,全年高度有限,特别是第一次挑战去年年中高点处,都应该会引发回调或剧烈震荡行情。而以当前大盘所在位置,显然绝对空间不大,也使得任何快速拔高,就容易面临这样的技术阻力。
要是不过激或偏快的上行,也别怕会往下跌的太深,我们可以预见到的仍然是会缩量盘跌或扩底,这反倒会使得矛盾得到缓释后,随时诱发技术性反升,甚至展开新一轮上升行情,这都是跌下去后,可以大胆预判的部分。
由此而言,针对当下的市场环境,我们所遇到的问题,不能不考虑,市场也有各种预期,过去这段时间,也算是满小心的了。但站在当前位置,不大涨就不会大跌,操作上可以主动应对任何可能形式的变化。
比较主张重视个股,让大盘指数自由摆动。稳量攻坚,或小幅波动,即便下沉修整,都无惧震荡。唯有过激过快的上涨,需要做些快速回撤调整的预防。在投资方向上,我们更偏于优质成长类股票,从近期公布的经济数据来看,消费复苏预期较强,工业生产恢复较快,这些都是可以主动组合配置的方向。考虑到两会正在召开,从政府引导的投资导向看,卡脖子,国产替代等专精特新类企业,逻辑上会获得政策上更有力度的支持,而随着经济转型,新能源,信创等数字经济方面,也是要持续追踪,积极配置。
投资这个事情,既要认识到全局,也要洞察到细微,到底要做怎样的投资,还是取决于个人的认知。我们主张做好自己看得懂看得好的企业,做自己认为对的投资。不必过多的受到外界影响。——————
具体到个股的选择和操作上,始终要明白,不和跌势股为伍,不拿垃圾股,不玩题材,不玩概念,不听消息,不要幻想,遵循“周线为主,唯量是问,四个条件,趋势为王,汰弱留强,每日归零”的原则,来审视和积极应对市场的变化与发展。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