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周一低开高走,强反攻的动作,比较满足我们对技术结构的预判,但即便仅技术条件推演分析,也不能指望就可以一路上行,虽然绝对压力不大,但结构性矛盾,仍然需要一些时间来调和与整固。
不苛求持续上涨,大概率是反攻后再反复拉锯,以横向扩展的方式重构短多优势,重整旗鼓,以促进中长多涨势的延续和发展。这一发展路径,也恰是我们早前预判的状况,如今若隐若现,持续强化我们对时间和空间关系的判定。
以震荡拉锯的态势看待短期波动,同时也要认识到非技术因素的影响,不仅挥之不去,还加剧分化。自硅谷银行事件爆发后,接二连三的多家银行破产接管,多米诺效应出现,这很难说不影响美联储货币政策。
虽然有所管控,但也都凸显出美联储持续加息时间久幅度高且长期利率高水平,这将不仅给美国内金融业带来考验,实则非美金融市场的影响更大,美元持续回流美国,对其他市场的资金面紧张会越来突出。
从过去40年的研究来看,美元升息历经了差不多6次大规模升息,每一次都造成一些国家的金融动荡或危机出现,类似97亚洲金融风暴这样的事件。所以这一事件爆发后,虽然普遍以流动性危机来对比研究,美国可以控制有限风险。
但的确也不能掉以轻心,防一防,还是有必要的。守住系统性风险的底层基础,经受得住系统性冲击,就可以乐观看待此次美国自身银行业危机的演变和发展。当前而言,我们从全球货币关系来看,银行事件或会改变美联储持续加息进程。
这对我们来讲是有利的,粗暴点说明,就是会暂缓资金回流美国,而且也会影响其他地区资金回流美国,甚至转投中国市场。放眼全球,还是人民币更坚挺一些,过去一年以来的美元加息也没影响到人民币的稳定,这也是我们提出来要重点盯住人民币走向的逻辑,昨天的大幅升值就是比较明确的信号。
所以从长远而言,对人民币强势,推进国际化,吸引更多外部资金都是有利的。只是就短期风暴而言,尚存变数之际,防一防,守一守,不失为一种短期应对不确定性的有效策略。
当然,我们在投资策略和方向上,仍然要回归自身情况来看待。依照我们对大盘技术演变关系,本周及下周非常关键,任何形式的向上突围,都不要轻视会产生的较长期趋势发展路径,一旦形成,则对后续行情的持续发展会非常有利。
同时,我们思考自2000年后以来的历届新政府,都在其后的1-3年内带来比较显著的资本市场强热度,此次两会后,从过往对比研究,我们可以看到施政方向及未来的投资逻辑,要加大金融+科技的投资主线关系。
总的来讲,反攻后还会有反复,多些时间来调和短期技术矛盾,但不改变中长期发展预期,只是考虑美银风暴会否出现次生风险,可以防一防,守一守,但也要积极看待任何形式的向上突围动作,趋势一旦形成,可望带来A股新一轮阶段性行情,投资方向,继续配置价值+成长路线。
具体到个股的选择和操作上,始终要明白,不和跌势股为伍,不拿垃圾股,不玩题材,不玩概念,不听消息,不要幻想,遵循“周线为主,唯量是问,四个条件,趋势为王,汰弱留强,每日归零”的原则,来审视和积极应对市场的变化与发展。
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声明:文章内容纯属个人观点及理论论证说明,仅是提供您参考不应该构成投资建议;个股的分析说明不是推荐、点评,也不是建议操作,投资者要自行研判,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