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是涨出来的

2023-06-04 17:41

上周末我给大家讲机会是跌出来的。从过去一周的表现,大家从最终的结果来讲,已经是深有体会,果真如此。上周5天,大盘先跌后涨,头三天震荡下跌,后2天强势上涨,直接收复失地,使得周线小涨收盘。

这不是巧合,大家要有这样的信念。技术关系,我们阐释的非常透彻,在时间和空间关系上,都具备组织反弹的条件。还有最最关键的,就是技术极值的出现,尤其是双极值情况仅仅在盘中闪现。

这些都是支持我们作出上述大胆判定的根本条件。也正因为如此,就接下来一周乃至短期行情的发展和演变,我也作出比较大胆的判定,风险是涨出来的。之所以如此阐释,我也是基于同样的技术逻辑和基础。

首先来看,各周期均价线的移动关系。按照当前技术条件,20日周期的发展态势,会对盘势构成较大制约。以其移动扣减关系,常态下,可以预判未来2周内都不容易改变20日均价线的下行态势,保守一些考虑,那么下周是的确难以指望可以持续上行而改变其跌势的。

这个判定,也和40、60日均价线的移动关系及其位置,有较大关联。以当前条件,40、60日均价线会在一周后,自然下行到3960点处,这就意味着20日均价线在未来一周所扣减的位置,都会高于40、60日均价线。

而以40、60日均价线的移动关系考虑,未来2周内都无从指望可以实现轻松的转变,其跌势和下行关系,都使得持续下行的位置,会继续盘低,而这就意味着,既不容易在未来一周内改变20日均价线的跌势行为,也不容易在未来2周内改变40、60日均价线的跌势。

由此而言,就是说,接下来这周,既要考虑20日均价线下行构成的制约和阻碍,也需要考虑持续受到40、60日均价线下跌的趋势性影响。这样来看,短中期技术劣势,一时半伙不容易得到改变。


还有,就是120日均价线的移动扣减关系,未来2周内,都要扣减3950点之上,这无疑在上述短中期技术移动关系下,也意味着不容易得到移动关系的转变。照此推演分析,不难确立,各周期均价线同步下行,且形成有序空头排列,这是典型的五雷轰顶技术结构。

为此,我对接下来这周乃至短期行情发展而言,给出风险是涨出来的大胆判定。按照上述推演的技术逻辑,策略上来讲,都不主张对抗仍然保持下行态势的20日均价线,更要提出来不指望指数会持续向上挑战40或60日均价线。

倘若一不下心,真是超预期上涨,那么也当是主动在20日均价线以上到40或60日均价线的区域里头,寻求调节持仓结构和仓位水平的机会。上述分析和阐释,将会是接下来一周里头,比较关键的部分。以上周全球市场局势而言,的确是存在再向上脉冲的动作。

当然,是否不涨而接着往下走低呢?倘若真是如此,我们倒是认为,无惧再跌。反倒可以安心筑底待反攻。只是要认识到,需主动规避主题性或题材性炒作个股,尤其是之前涨幅非常大的,股价还高高在上的,而且已经露出高位滞涨或横向筑头特征的个股,小心破坏性回落。

从向下盘跌的走法演变,我们认为,很快又会转向此前阐释的时间和空间关系,以及再跌又极值的技术特征,这些都使得持续盘跌,或大幅度走低的概率不高。只是,我仍然会提醒大家,在技术劣势得不到扭转之前,不主张激进策略,还是应偏于波段交易,以掌握操作主动权。

总的来讲,当前大盘技术层面的研究,偏于长期底部低点区域的修整,而考虑到短中期技术劣势还需要时间来调和矛盾,这使得趋势性影响会带来短期市场的波动。由此而言,不主张对抗或反抗仍然无从改变下行态势的均价线。但的确是再跌无忧,维持底部区域的发展逻辑,看待阶段性行情的低位演变,只是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权衡个股与大盘之间的演变关系,主动作出应对策略和后市投资的配置思路。

——————
具体到个股的选择和操作上,始终要明白,不和跌势股为伍,不拿垃圾股,不玩题材,不玩概念,不听消息,不要幻想,遵循“周线为主,唯量是问,四个条件,趋势为王,汰弱留强,每日归零”的原则,来审视和积极应对市场的变化与发展。
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