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盘会震荡的逻辑,是建立在对当下技术结构的分析和研判。以目前的结构来看,过去这一周的走势,绝对够猛,周二和周五这两根放量大长阳,具有强劲的正向刺激效应,可以激活市场人气并极大程度上恢复投资者信心,仍然会产生大盘再下一城的预期发展。
但是,即便如此,市场展现出了极强的涨势预期,但仍然无法立即改变客观技术矛盾,并非是不能够向上促成各周期均价线上行,而是排列关系仍然不能够在短时间内捋顺,这样的三不结构,很容易带来震荡过程。
按照我们早前预判,在短期技术基础得到优化并确立后,很容易就将指数拉升到60日均价线之上,这和过去一段时间的每一次脉冲都是一样的技术关系。但要想持续的将指数推高,还继续发力,就会面临技术矛盾的制约和影响,不容易持续上扬。
比如纵使周五又一根那么强劲的长阳K线,但还是没有能够改变60日均价线的下行关系,这在下周来看,仍然会面临着扣高走低的演变关系。只是的确在周五长阳的位置震荡,则可以在一周以后,取得技术平衡点,并随时上行而促使60日均价线上行态势。
即便还不能够使得60日均价线扣低走高,但能够稳定于周五这根阳K线区域处的波动,则2周之后,也能够自然促成60日均价线的上行关系。这都意味着2周之后,60日周期具有显著的上行预期。而且非但如此,从目前的20、40日均价线移动关系,下周必然会促使20日均价线向上穿越60日均价线,最晚也会在下下周使得40日均价线也向上穿越60日均价线。
这些情况,都可以较大程度上推动并维持指数在60日均价线之上盘整,形成积极改善并扭转60日均价线移动趋势关系的修整行为。但,120日均价线的移动关系,就不具有上述条件。一方面是120日均价线仍然扣减高至4100点位置及更高的指数区域,且时间较长;另外一方面则是指数很容易再落至120日均价线下方波动,并受其制约和影响。
还有,则是20、40、60和120日均价线的移动排列关系,仍然呈现空头态势,即便20或40日均价线会在1-2周内向上穿越60日均价线,但依旧不容易连同60日均价线都上穿到120日均价线以上。这个状态依照当前各周期均价线移动关系,还会面临着较长的时间,即使再拔出长阳,也不具有可实现捋顺各周期均价线多头排列的条件。
纵上所述,一方面仍然会面临60、120日均价线下行而制约指数持续向上推进,且分析研判,再回落到120日均价线下方的预期明确;另外一方面则是各周期均价线空头排列关系,也不具有短时间内可以实现改变的条件,从而使得技术结构呈现出典型的三不状态。
基于此,我们认为在指数上行到120日均价线后,仍然面临再回落到120日均价线下方波动的预期。且是未来几周内都不太容易改变的客观状态,这会使得下周乃至下下周的行情,很容易产生再震荡的技术预判。至于后续的再发展情况,还要动态跟随未来1-2周的行情演变。
当然,虽然我们如此细致的推演分析说明,大盘指数还会有震荡的情况出现,但不要惧怕这样的动荡,甚至往下出现较大幅度的回撤,都不必恐惧。主要逻辑是在于过去这一周的两根长阳既打出了极强的扭转预期,也使得客观技术结构上,具有强烈的底部突围的发展态势。
依照20、40日周期移动关系,都具有积极的低扣减条件,且可以大胆预判,在周五的长阳基础之上震荡的结果,都会增强短多的技术优势,并积极发挥其多头效应。而且具有未来好几周的低扣减关系,这无疑会使得60日周期实现由空转多的涨势结构,带来的积极的条件,这也呼应了我们前面所阐释的演变关系。
随着时间发展,可预期的技术优势,会逐步形成20、40、60日周期交叉后向上发散的技术特征,这具有极强的涨势推动效应,而且在这个基础之上,再进一步推动指数向上拓进,那么要实现并推动120日均价线携同上述周期同步上行,构成有序的多头排列关系,也都是自然而然的预期了。
总的来讲,过去一周的反攻走势,恰到好处的应验了我们之前的分析推演,充分肯定了我们分析方法的科学性,前瞻性和实用性,对实盘交易指导意义深远。也正因为如此,我们会继续遵从这样的分析体系,仍然给出持续推升不符合技术关系的大胆预判,而且未来1-2周内的震荡会是必然。
且给出依旧会再把指数压回到120日均价线下方的技术展望,只是,我们不需要担心或恐惧这样的演变过程,事实上会更利于调和技术矛盾,实现技术结构的整固和扭转,并推动盘势向有序的多头涨势结构发展。这意味着,虽有震荡,但无惧震荡,仍然可以积极把握有利的投资机会,并主动寻求底部突围后的阶段性行情发展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