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短期和中期技术优势共振的基础上,持续盘弱缩量后具有极强的技术反攻预期,尤其是任何形式往下回踩短期技术关系后,都存在随时反拉指数的动作,条件上来看,确实不怕再跌,或者是持续往下回落。
依照各周期均价线移动关系,可以确判当前20日周期持续上行会对指数构成支撑稳定效应,并促成反攻走势出现。极端发展或异常波动,超预期来看,则是回稳到40或60日均价线,这都是可以积极看待的区域。
照这个思路出发,那么再跌或盘落后,都要积极一些应对,至于是回到20日均价线,还是40或60日均价线,这并非是必然或绝对关系。甚至在连续弱势盘整后,且周三大幅收缩量能,已经具备反攻一触即发的技术基础。
只是,不跌出一些空间,直接向上反攻拔高的空间不会很大。以我们对客观技术结构的推演,120日均价线仍然不具有可改变其下行的条件,而且三不结构状态,依旧会持续影响盘势发展,难求单边行情。
所以,直接向上反攻,也要注意随时会再压回来,甚至要随时预防盘中拉高不成反手又压低的走势,这是最不友好的情况。而且阶段性行情预判,也是不指望指数可以在120日均价线之上持续太久,且继续上行的空间也不会太大。
只有将120日均价线由跌转涨,才能够指望向上更高空间拓展,而且也还需要捋顺各周期均价线的移动排列关系。就这些情况,都会持续影响短期市场发展,的确是不能指望大盘指数走单边。
所以,操作上,就今日来讲,敢跌能买,大涨勿追,且继续低买高卖,以波段策略为主。投资方向,从近期市场表现看,蓝筹仍是活力比较强的领域,但勿盲目追涨追高,且要注意短期技术结构的演变关系。成长类股票,继续偏于AI方向参与,数字经济继续活跃。另外,可以关注一些长期盘跌的低位优质个股高换手现象,也具有比较强的交易属性,特别是消费领域的企业,可以多跟踪看看。
具体到个股的选择和操作上,始终要明白,不和跌势股为伍,不拿垃圾股,不玩题材,不玩概念,不听消息,不要幻想,遵循“周线为主,唯量是问,四个条件,趋势为王,汰弱留强,每日归零”的原则,来审视和积极应对市场的变化与发展。
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声明:文章内容纯属个人观点及理论论证说明,仅是提供您参考不应该构成投资建议;个股的分析说明不是推荐、点评,也不是建议操作,投资者要自行研判,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