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此次假期最后一日,明天补班。不过,股市因为周六日继续休市,10月9日才开市交易。这意味着,资本市场还要停休2天。此次中秋+国庆连着放假,使得连续休市时间长达10天之久。在此期间,全球资本市场走势孱弱,呈现不同程度的下跌态势。
尤其美股动荡剧烈,港股等亚太股市也较大幅度回撤,多个指数连日来震荡走低。而且商品市场也表现较弱,黄金和原油跌幅都蛮大的。唯独美元相对坚挺,但也未能向上持续拓进。从股市到汇市及商品市场,几乎无差别的出现震动或下跌势头。
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这一定程度上,反应了投资者对经济发展的迷茫和忧虑。且地缘紧张局势持续紧绷,没有稳定的局势,经济发展前景暗淡,自然给资本市场发展带来挑战和不确定性。此次假日期间的外围局势,基本上反应了我们预期的局势,这也会给A股节后开局产生不友好预期。
到底A股会怎么开局?然后又会如何发展?坦言,难以给出明确结论。在假日前夕,我们反复阐释多留现金过节,至少这一刻而言,估计照此应对的投资者会更轻松一些,节后能够适时应对,拥有比较宽松的迂回空间。当然,即便仓位较高的投资者,也不用惧怕,再跌或持续下行的空间不大。
我们以为,节前的低迷弱势格局,恰恰是可以很好的调和假日期间外围低迷的态势,即便使得A股也开局走低,但在技术层面的底部结构,以及持续压低带来的技术极值变化,都使得延续节前盘落的持续空间有限。事实上,反而会由此激发出来比较强烈的反攻动作。
关于此,我们认为在创业板、科创板和主板市场指数上,均有不同程度的体现。有的反应在短周期结构上,有的则体现在长一些的周期结构上,但都具备再跌出现技术极值的极端特征。在我们的统计研究中,往往反攻会一触即发。
而且从经济层面来讲,在经历过去三个季度的高预期到大失望后,近期多项经济数据出现好转,就在假日期间公布的PMI也重回扩张区,且预期即将公布的CPI、PPI等关键数据,也是继续回升,都是比较正向的引导。
在经济层面多项数据好转的情况下,今日发布的中秋国庆双节旅游数据也比较亮眼,且出现旅游消费收入增长超过出行人次的增长,这一情况较之前出现较大改善。足以反应旅游消费市场的复苏到增长态势,可以辩证反应消费市场的积极局面。
还有政策层面的预期也比较正面,从国庆前政策累积出台,到节后的政策预期,都有比较强烈的信号。针对资本市场多项改革和促进发展的举措,都利于在节后起到积极效应。也就是说,我们依然可以从技术底+政策底+经济底的层面来思考节后股市的发展和演变。
当然,节日期间外围市场的震动加剧,以及人民币的弱势依然会是短期市场较大的扰动。对于节日后开局的走势,会怎样发展,依旧不能忽视这些因素会持续带来的影响。
总体来讲,此次假日期间,虽然资本市场小有动荡,但幅度不大,且局势相对安稳,而国内假期消费表现较为强劲,在原本市场孱弱的态势下,有望缓和对冲多空局势的影响,继续延续节前的发展关系。
我们维持底部结构扩展,并积极酝酿底部突围的发展预期。 操作安排上,依循节前策略,节后主动寻求高分红蓝筹+高成长企业的配置机会,布局年末行情及筑底反转的投资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