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来自于多方面的影响,走势低迷偏弱,本周过去三年跌宕起伏,也是扑朔迷离,政策信号明确,技术位置也低,经济也趋于触底态势,总体来看,当前A股市场都有望逐步修复跌势形态,恢复投资者信心。
但表现的确是差强人意,即便主动放大赤字率,仍然无法带来较强人气。这里面的关系,从某种角度来看,本身积弱难返,但也有外部环境的制约,地缘风险加大,使得外部资金持续收敛,尤其是美元强势预取不改,效应资金回流。
从高利息的角度出发,的确是提高无风险利率后,自然的诱发投资者安享固定收益,而不愿意投入无风险利率持续走低,又面临全球经济增长乏力的漩涡之中。这都是短期来看,对A股市场比较大的竞争压力。
从多个维度来看,短期仍然会面临较大考验,阻力不小,虽然三大底部特征可以积极看待,但短期劣势修复也需要时间和空间,那么就不容易一蹴而就。在短期技术优势无从建立前,也不合适单边回升,还会面临重重阻力。
退一步看,我们倒是认为回归低位扩张底部结构的角度看待修整,不必指望马上走反转上行趋势。但经济底部预期明确,随着政策施力,累积效应,也将会逐步表现出来,而时间也会逐步改变技术关系,都是后续可以积极看待的。
且从短期技术结构出发,我们认为十年周期的上升趋势下轨处波动,具有极强的沿着趋势发展的技术态势。可以继续关注长期发展关系,不要惧怕市场下跌,越跌越利于底部构建,尤其是当前处于技术极值的低位钝化阶段。
任何再跌或下行动作,都会诱发并刺激极值反攻出现。只是上行有阻,自然震荡和波动。这使得操作上,就需要主动应对,能涨敢卖,大跌大买,主动做好并顺应趋势性波动,以相对可控的仓位水平,应对市场波动,掌握操作主动权。
同时,积极关注当前时间段,低估值高分红的蓝筹股票的投资逻辑,以及中国经济转型发展后期的投资逻辑,高成长性行业及个股,是值得持续追踪,并寻求组合投资机遇的。只是在显著劣势之下,不必太激进,适当管控总量水平。
具体到个股的选择和操作上,始终要明白,不和跌势股为伍,不拿垃圾股,不玩题材,不玩概念,不听消息,不要幻想,遵循“周线为主,唯量是问,四个条件,趋势为王,汰弱留强,每日归零”的原则,来审视和积极应对市场的变化与发展。
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声明:文章内容纯属个人观点及理论论证说明,仅是提供您参考不应该构成投资建议;个股的分析说明不是推荐、点评,也不是建议操作,投资者要自行研判,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