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下周再跌大反攻?

2023-12-02 12:12

宏观结构,我们就不多谈了,就针对微观结构展开讨论,以阐明下周再跌会大反攻的技术条件。关于政策的、经济的等等种种情况,也不展开说明,我们依旧坚定给出市场底的大胆判定。只是这个需要时间来验证,只能静候,急不得。

但微观层面的变化,往往立竿见影,也对实盘交易具有极强的指导意义。特别是当前市场环境下,迷茫和恐惧交织,绝望和悲观笼罩,对于仍然没有完全失去希望的投资者而言,如何正确把握投资机会,这的确是要在微观变化上下一些功夫的。

就当下的技术关系,再跌会出现的技术结构,具有压低强反攻的发展关系。其技术基础,就在于再跌会出现技术极值的变化特征。这在我们以往的统计研究中,具有随时酝酿出强反攻的发展关系。这在过去的实际研究过程中,屡试不爽。

当然,今天谈技术极值还为时过早,因为不再压低,是不会马上出现技术极值的,甚至向上反升脉冲,也会改变这样的技术走向。但也正是因为如此,我们要早早阐释,再跌不必惧怕会大跌或持续走低的发展势头,反过来则是可以在技术极值的预期下,主动寻求低接机会。

这是从操作交易的角度出发,早早做些预防和准备。再跌会出现技术极值的特征,不仅在日K线上如此,其实在周K线也是面临同样的状况,而且本身周K线的技术关系,已经处于若干周的底部钝化,这种压低极值产时间钝化后的反升,往往可能性非常多且充满期待。

事实上,这些关系也在月K线结构上表现出来,再跌或持续压低,也同样会逼近极值,且表现出长时间的低位钝化特征,这也使得任何反升后带来的转变势头会更强,预期更积极。特别是,随着长时间的低位钝化后,在多个周期上都出现了共振效应,那么预期容易增强。

当然,这么长的关系就不谈了。大家也理解再跌会在长期技术关系上,同样会出现的状况。也是要说明,不必太恐惧下跌,尤其是持续压低,反倒要大胆的寻求低接布局机会,以把握必然会出现的技术反弹投资机遇。

而对于下周的行情预判,之所以再跌会大反攻的逻辑,着眼于微观,但又不脱离于宏观结构,这样来观察和研究短期波动及对长期技术关系走向的研究,都具有较积极的意义。

基于日k线结构变化,看微观层面的发展和投资机遇。再跌不仅是跌出技术极值,还有则是过去一周以来指数缓慢下行过程中,量能与日俱增的积极现象,周五的变化就更为典型,出现明显的放量换手行为,这倒是比较让人乐于见到的。

虽然增量的幅度不大,但却是比较好的反应出了压低主动承接换手行为,这背后是比较积极的预期和展望。当然,绝对水平的量能还是收缩的,但这是在前一波高点处就已经缩减,而回落初期就大幅缩量,我们理解这里面主动杀跌动能衰退。

这比较满足我们对技术关系上,主动回构第二支脚充满的信心。而且过去这一周以来的震荡过程,都满足我们的技术展望和预判。周五回踩关键位置后,虽然有外力影响,但也的确是使得技术结构上具有较强的止跌回稳后寻求反弹动作,给踩稳第二支脚带来了初步效应。

可以第二支脚的思路来看待下周的行情变化,再跌会大反攻的预期发展,使得可以采取敢跌能买,大跌大买的交易策略。但不跌直接向上脉冲,那么反而要认识到客观结构依然会产生的压力和阻碍,反倒不容易下手,甚至还要主动应对技术阻力,合理安排仓位调节。

从20日周期演变关系看,下周不容易实现技术趋势的转变,这也是因为不容易扭转40日周期跌势的情况所致。这也是我们早前就特别阐释的情况,如今依然如此。那么下周要直接反升,显然空间不大,还会面临这些均线的下行助跌效应,随时都会再掉转头回落。

不过无论是直接反升脉冲,还是再跌反攻拉起,都会有益于实现短期技术结构的改善和扭转。事实上,这也是我们预期的演变关系,横向扩底的发展过程,就是为了用时间来换取空间,步步为营,层层推进,以实现不同周期的技术转变。

综上所述,下周股市再跌会反攻,且跌的越深反攻的力度会越大,不要惧怕下跌,也不要恐怖走低,反倒要积极应对,主动寻求低接机会。反而要预防直接反升无果的再回落走势出现,依然无法指望向上走单边,还是脉冲式发展,在短期结构的右侧优势未形成之前,都要以此看待,并采取相应的投资交易策略。

——————
具体到个股的选择和操作上,始终要明白,不和跌势股为伍,不拿垃圾股,不玩题材,不玩概念,不听消息,不要幻想,遵循“周线为主,唯量是问,四个条件,趋势为王,汰弱留强,每日归零”的原则,来审视和积极应对市场的变化与发展。
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