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强势反攻后,使得技术极值得到修正,其后的发展就需要跟随趋势,关注各周期客观的移动发展关系,并采取相应的操作对策。从技术层面来讲,我们认为要持续推升上涨立马反转走趋势,还不是时候。
依旧需要一些时间来调和技术矛盾,且并非是段时间内可以改变。但反攻之后每一步努力都是对技术扭转带来积极效应,尤其是我们早早阐释在当前时点下,对中期技术结构改善的预期,虽然20日周期压力再起,但40日周期的扭转预期增强。
这是非常值得乐观看待的。只是即便如此,要想实现对60日周期的转变,显然还是需要一些时间,大概率是要到明年了。不过从短期技术发展关系,本周反攻回稳后对短期优势的构建是非常重要的,关键部分就是对40日周期的转变条件。
按照技术推演,40日周期有望在下半周走向平衡,且在此基础之上,实现10日周期的优势重构,并由此推进20日周期实现技术转变。按照短期技术格局,的确要实现技术优势的重建,并非难事。这是本周及未来2周关键之处。
我们以为,政策底部反复夯实,这对当前市场底部的形成非常有利,虽然经济层面扑朔迷离,且宏观经济的价格端表现差,但的确在多重组合拳的效果下,依旧对明年经济走向带来客观预期。我们继续保持底部扩底的发展关系。
只是客观存在的技术矛盾,仍然会让我们在操作上考虑应对市场波动,掌握操作主动权。这就会在右侧优势不显著的情况下,会继续管控总体仓位水平,仍然会考虑低买高卖的波段交易策略。但不要惧怕动荡,要敢跌敢买,大跌大买,主动承接布局,以把握底部抬升而创造的投资机遇。
在投资方向上,继续聚焦科技成长板块,近期市场热度不减,且持续在AI领域高涨,聚拢效应突出。可以继续跟踪并把握科技大浪潮的投资逻辑。同时关注医药医疗的投资机会,仍然处在绝对底部区域,可以寻求组合配置。
具体到个股的选择和操作上,始终要明白,不和跌势股为伍,不拿垃圾股,不玩题材,不玩概念,不听消息,不要幻想,遵循“周线为主,唯量是问,四个条件,趋势为王,汰弱留强,每日归零”的原则,来审视和积极应对市场的变化与发展。
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声明:文章内容纯属个人观点及理论论证说明,仅是提供您参考不应该构成投资建议;个股的分析说明不是推荐、点评,也不是建议操作,投资者要自行研判,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