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量是把双刃剑,反升无量又回落,使得持续收缩量能,就会影响技术变化。短期看,存在考验短中期技术关系的演变预期,久盘必变,也需要一次有效的风险释放,这也比较符合当前客观技术结构。
但缩量不必惧怕会持续下挫,同样可以建立在短期和中期技术关系上看待市场波动,纵使持续回落,也可以积极看待半年周期涨势基础,由此产生的上行势头,具有支撑平稳市场波动的技术条件。
照当前各大均线移动关系来看,绝对空间不大,也就是说短中期结构或会面临考验,且看起来容易产生技术突变,但其绝对空间有限,这反倒使得持续缩量下风险释放后,更利于组织反攻并推动阶段性行情回升。
这在宏观结构上来看,也需要如此,机会是跌出来的,其关键部分就在于上行不易,持续推进就更难。周K线结构劣态关系已经反复说明,仍旧不能得到改变,这就会演变出上述行情特征。
我们维持多头思维,只是存在上述技术矛盾,而需要防范震动风险,但不必担心或恐惧持续下挫,以各周期技术关系推演,绝对空间不大,由此则应反过来看到机会是跌出来的,如此则回调就是买,只是要主动做好应对安排。
在投资方向上,还是聚焦蓝筹+成长的思路。蓝筹的逻辑,比较长远,底层思想的变化是一个漫长的进化过程,不同层次的投资者都会阶段性受到影响,这个就会是一个漫长过程,但都会是在蓝筹股票的趋势性发展下持续强化。
所以,蓝筹股票的回落,可以围绕趋势展开配置和参与。而成长的方向,继续聚焦新质生产力。尤其是今年火起来的几个领域,比如低空、机器人等方向,越是没有被大肆炒作的领域,越有确定性空间。
再者,半导体芯片,以及许多硬科技领域,随着大基金三期的成立,后续必然会有不断的催化效应出现,这都利于持续激发卡脖子领域的关键技术类公司热度,这个方向可以专门聚焦稀缺性或唯一性企业。
不过这类股票普遍估值水平比较高,也需要适当把握节奏,但难度大,不过由于估值超高要注意大盘杀估值的极端变动。总体而言,大盘面临持续缩量的窘境,但我们认为是把双刃剑,难增量涨,也不必惧怕缩量持续跌,且通过梳理各周期均价线,确立持续大幅回落空间有限,反倒可以利用这样的机会承接布局。
具体到个股的选择和操作上,始终要明白,不和跌势股为伍,不拿垃圾股,不玩题材,不玩概念,不听消息,不要幻想,遵循“周线为主,唯量是问,四个条件,趋势为王,汰弱留强,每日归零”的原则,来审视和积极应对市场的变化与发展。
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声明:文章内容纯属个人观点及理论论证说明,仅是提供您参考不应该构成投资建议;个股的分析说明不是推荐、点评,也不是建议操作,投资者要自行研判,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