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性价比
低PE/PB等能够反应企业估值水平的优质蓝筹股票,在过去几个月的表现要好许多。不过,这些股票,又大多数都叠加着高分红的特征,且正好还应景了年度分红预告及实施阶段。这就使得,这一类型股票出现了多个标签,比如低PE、低PB、高分红、高ROE等等。当然,并非说只要有这样的标签,就必然会好好表现,或者说没有这样的标签就不能好好表现。其实,关键之处,还有宏观环境的影响,以及投资者对不同市场的阶段性认知和态度,进而产生的投资交易行为模式。资金的性质,往往起到关键的主导作用,并影响投资者预期和发展。就拿伊利和蒙牛来讲,其实本质上除了上市地点不同,其他并无本质差异。但今年以来,伊利一路震荡上行,虽然绝对涨幅不大,但相比一路下跌的蒙牛来讲,也是产生了绝对的分化。

而若以PE来讲,显然蒙牛还更有价值,包括股息率上也更胜一筹。出现这种分野的走法,自然就不能照搬上述条件来应用,也或者不是不可以,只是各自表征的阶段不同。所以,不是说一个更有性价比估值水平的股票,就必然能够是股价表现的最好;反之,也不成立。这个情况也是说明了,股票市场,就不存在充分必要条件。这是股市的难处,也是股市的诱惑。
但是,是不是因此,就不追求性价比了呢?纯投机行为的交易就是如此。说到这里,其实反倒会很迷茫。因为几乎怎样都行,又都不行。岂不是寸步难行?如何才是好呢。
回到开头来看,就过去几个月以来表现比较好,且能够持续好的,的确就是电力等能源板块。而且即便不同时间上出现过震动,但还是能够重拾升势,延展趋势发展态势,保持长期的趋势性上涨。这里面有一些关系,就是在低估值水平下,高回报类的股票,虽然不能判定微观结构的必然波动行为,但拉长时间来看,的确有比较强烈的趋势性发展态势。这就如老格讲的,股市长期是一台称重机,短期就是一台投票机。
再回头来看伊利和蒙牛的关系,倘若我们只是盯着眼前的涨跌来看,的确要把表现更好的票投给伊利,但若从长期而言,或许蒙牛的性价比更高,毕竟PE更低,股息率还更高一些。照此,我们可以理解,为何那些估值低,回报率高的优质蓝筹,看起来每一次震动,都可能会成为下跌的开始,但又每一次都能重拾升势,再创新高后延续其长期趋势的发展关系。
如此,那么不管是长江电力,还是中国神华,似乎都有了比较可靠的充分必要条件,貌似也是比较合理的观察视角。同样的逻辑,大家可以跟踪观察美的、格力等等股票价格的走势和发展关系。

当然,这并非是PE绝对的数量关系就对应着股价走势和表现。就像当前的茅台或片仔癀,都有独特的基本面支撑,但同样陷入估值水平下移的演变情况。还有大家对药王恒瑞都不陌生,常年的高PE如今估值更低也是软绵绵。
所以,我们在追求性价比的同时,也要拎得清不同阶段,市场的主流趋势,以及保持长青不衰的底层思想。想必,无论是茅台还是恒瑞,大家也都很清楚,为何会沦落到如此地步,当前的窘境能否走出来,很显然,投资者心里已经有了顾忌,而且悬而不决。

这必然会影响股票价格的演变和发展,那么跌跌撞撞的走势很容易产生,要是遇到任何不良的基本面变化,很容易就会促使股价挫败。这其实是反应了投资者对这些股票底层思想的变化。如果,我们从今年以来的行情思考,春节前的暗无天日的下跌,小票的惨烈暴跌,就是背后的逻辑改变,而当前阶段,缘何又有了小票的踩踏事件,其实是同样的底层思想作祟,而且也渐渐形成惯常想法。
这也是我们最近常讲的情况,股市的底层思想之变,是一个长期且持续的演进过程。这样理解,也不难明白为何有些小票股价是越反弹越低,而有些大票价格是越回调越高。综合而言,我们认为股市底层思想的变化,会影响未来长时间的股市发展。追求性价比,会是一个长期的现象,也会反复不断的影响投资者行为,而且每一次巨震后,都会更进一步强化这样的思想和发展逻辑。具体到个股的选择和操作上,始终要明白,不和跌势股为伍,不拿垃圾股,不玩题材,不玩概念,不听消息,不要幻想,遵循“周线为主,唯量是问,四个条件,趋势为王,汰弱留强,每日归零”的原则,来审视和积极应对市场的变化与发展。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