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数在过去2周里头,震荡缓慢回落,持续将大盘撤回到120日均价线处,并大幅度缩减单位成交量能,同时将KD指标跌落到极值水平,使得短期技术结构,呈现出技术极值的发展状态。
这个技术关系,在过去大量的统计研究中,具有强烈的反攻预期。即便不会立即到来,也不会持续极值而不修正。通常来看,即便在较为虚弱的市场环境下,也会在持续极值3-5个交易日后,出现强反攻动作。
特别地,双极值特征,更是难以持久,往往反攻修正会一触即发。而依照对技术指标的数值研究,任何形式的再跌,都会促成技术双极值现象。这无疑也使得短期结构,跌出来的是机会。
照此来看,不必惧怕再持续往下压低,尤其是恐惧极端的再跌,都容易诱发处技术极值的反攻走势。而且不仅如此极值关系,还有对120日周期的上行关系研究,仍然可以保持上行状态,且不会短期被改变。
纵使再跌也可以维持120日周期的涨势条件,否则得把指数持续跌落到去年12月份低点以下的区域。以当前指数位置,的确是非理性下跌行为,否则也必然会带来难以言明的市场环境。
就当前基本面情况来讲,无论是过去持续累积的政策效应,以及市场给出的市场信号(比如年初大量资金流进ETF,周五再次大幅流入),还有即将要召开的3中全汇,无不都给出市场趋稳的积极展望。
这使得当前技术上的演变关系,也有望获得基本情况的支持,两者协调发展的预期还是比较明确的。而且,本身当前回落的市场结构,本身就处在横向扩底的发展关系中,这使得筑底重整旗鼓的概率强烈。
只是当前市场,在低迷的经济环境下,信心难涨,反倒经不起任何不利冲击,哪怕是一个CPI、PPI或PMI的价格指数不及预期,都容易带来反情绪变化,而且的确在去年二季度GDP高基数下,使得今年二季度GDP是存在低增长的预期,这无疑都给当前经济逻辑带来不利影响。
特别是近期公布的诸如M2许多经济数据,社融也下滑,地产投资下滑幅度很大,都给短期市场带来压力。总体来看,技术面不强,基本面又虚弱,自然就引发当前市场疲态的走势。
但坦言,当下的市场演变,已经算是比较平稳的态势,在震荡回撤中,缓慢波动,极大程度的缓解了偏激的走势而使得市场过于动荡。这对长线资金的平稳还是有效应的。而短期资金行为,主要还是趋势跟风。
所以并不会起到绝对主导作用,根本势头还是看长期资金的发展方向。总体而言,我们可以看到大盘震荡回撤的过程,缓和且利于调和技术矛盾,同时又完成技术关系的调整,反倒在可预见的积极影响因素下,给出了明确的投资机会。
比如近期大基金三期的成立,对科技创新的刺激,以及科八条所带来的改革预期,无疑使得近期科技板块的活跃和强势,都具有了比较强烈的驱动力。特别是,同时反应AI的产业链发展,更使得这样的发展关系强化。
可以继续重视这些方向的投资展望,同时积极跟进,把握回调低接的操作机会。但同时,也别忽视优质蓝筹股票回调后不改长期趋势发展的逻辑,特别是估值低,现金流好,具有多次分红潜质的蓝筹品种,在技术趋势不改的条件下,同样可以主动把握投资交易契机。
综上所述,短期市场持续缩量沉淀后,跌出来的是机会,反倒不要过于惧怕还会持续压低,可以积极主动寻求低接参与的条件。但要避免追高追涨,而且要继续管控总体仓位水平,且把握低买高卖的交易机会,因为仍然不具有单边上行的条件,震荡反复拉锯依旧是必然的动荡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