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大盘要重整旗鼓?

2024-06-30 15:34

 今日中考,祝愿孩子们旗开得胜,得偿所愿。

说回市场,期待股市能够稳中回暖,走出低谷,提振投资者信心,创造美好的股市生态。

股市即将迎来下半年行情,回看上半年的股市发展,先跌后涨再调整,整体满足我们此前的分析预判,呈现出漫长的底部关系。

上涨都是愉快的,下跌总是各种不自在。哪怕没有什么收益,但只要大盘指数不跌,心里都要安定一些。但只要大盘一跌,全身上下没有几个地方是舒坦的。

最近市场一调整,又是回到老样子,人心涣散,情绪低落,唉声叹气,五味杂陈。倘若静不下来,的确是所见之处皆不舒坦。但如此,实则更是步履维艰。

下跌固然不爽,但这是常态。股市,总是涨涨跌跌。只是上上下下的空间不同,或者和自己的预期不一致,这也是正常的。超预期的演变,只要在宏观上没有出格,都不必过于悲,过于喜。

平常心看待市场的波动,其实更利于看清市场演变的脉络,也容易采取相应的对策来应付。反而会更利于操作和交易,实则是更好的方式。

我们阐释,股市在年初强反转回暖后,客观结构不支持大盘走单边行情,这包括向上和向下两个层面。所以大涨或大跌,都不必恐惧持久而不稳,也不弹。只是偏离度会反应在绝对空间和时间节点上。

但坦言,这最难,也是最大的矛盾。因为没有这些关系的确立,那么分析的意义就要大打折扣。而实际上,大家清楚我们此前阐释回落到120日均价线处的积极展望和预判,如今恰到如此位置。

当然,仍然不能说明就此而止跌打住反转回升,实则依旧面临着较显著的矛盾。非120日均价线的其他各周期均价线都处于下跌状态,且不具有瞬间拉升指数可以改变的条件,这无疑是会对指数构成压力的。

这反而会使得任何反弹拉升都容易引来拉高不成反手下杀的动作,主要就在于技术压力的存在且不可改变的关系。从而使得盘势变化动荡更剧烈,这当然是不利于平稳投资者情绪的。

反倒小幅波动,并控制单位成交量能,以沉淀量能收缩整固的态势,平抑市场波动,逐步构建修复短多技术关系,重新整固以利于盘势改善和逆转。

这也是过去这几天我们阐释的情况,如今来看,指数回到半年线处,趋于缩量平稳发展,这无疑是扩底筑底的好状态。而这又满足了我们早早预判的波动空间,的确是充满了期待。

但从时间关系上,显然还不是最好的时候,主要就在于要想实现对20日周期涨势的促成,都还需要一些时间磨合。同样的情况,也反应在40、60日周期上,这些都是当前比较明显的技术关系。

所以,退一步来看,如愿撤回到120日均价线处,虽然过程中依旧会遭到创伤,但实则在宏观结构上看,并非不合理。只是微观层面具有难以调和的短期矛盾,那么就自然还会反复震荡拉锯。

如此层层推进分析研究,观察和思考宏观结构到微观变化,自然就清楚自己所处立场。这样,就可以采取相应的对策。不疾不徐,以待大盘重整旗鼓,静待技术关系的扭转和改善。

而在这样的演变期间,就需要能够主动积极对待,把握自己能够掌握的部分应用操作。比如大盘波动的节奏和规律,板块的轮替和个股的涨跌。坦言,要每一步都踩对,其实是蛮难的。

所以,我们的逻辑还是做好自己看得懂看得好的投资,做好自己认为对的交易。考虑到还需要一些时间重整旗鼓,那么策略上依旧是低买高卖的波段交易,并管控总体仓位水平,以掌握操作主动权。

在投资方向上,还是要坚持确定性,这在我们持续追踪的个股上,表现完美。大家还是要努力在蓝筹+成长的思路上来选择投资标的,并组合配置,以此来应对当前市场反复无常的震动。

——————
具体到个股的选择和操作上,始终要明白,不和跌势股为伍,不拿垃圾股,不玩题材,不玩概念,不听消息,不要幻想,遵循“周线为主,唯量是问,四个条件,趋势为王,汰弱留强,每日归零”的原则,来审视和积极应对市场的变化与发展。
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