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胆假设,小心求证。首先看的是技术指标的极值关系,这在日K线上观察,比较显著。依照当下KD指标的K和D的数值,使得下周开局,K值就会低于10,持续压低,D值也会在2-3个交易日后低于10以下。
一旦如此,在K值持续极值下,又创造D值的双极值关系,则往往反攻会一触即发。这就意味着当下技术关系,再往下走低,就会诱发技术指标的极值反攻走势,这在过去的大量统计研究中,屡试不爽。
这一极值关系,在当下周K线的结构里头,也有类似的技术演变预期,一旦再压低促成周K线也进入极值状态,那么就使得日、周K线结构同步极值,这一变化关系,通常产生的极值反攻力道会更强,空间也会更大。
这就意味着下周再跌是机会,而且跌出来技术性极值关系,则反攻就会一触即发。如此,则表明对于下周而言,跌出来的是机会。当然,或许不再往下走低,或持续压低,这样就是直接反攻回升。
但是,倘若这样发展,实则交易难度大。因为可以弹升的空间不大,很容易就会遇到了20、40日等均价线的下行制约,而且下周开始,120日周期也进入下跌态势,并同步于其他周期形成五雷轰顶的趋势性跌势。
这无疑,不跌而涨,难以指望有可持续的向上空间,反而还要时刻做好准备,随时会拉高不成反手再压低。这也就意味着,跌出来的是机会,涨出来的是风险。这会对下周的行情产生比较大的扰动。
其次,则是关于单位成交量能的收缩。再跌还将会继续收缩量能,这使得已经低至1400亿元的单位成交量能,有望进一步缩减到过去较长期以来的最低量能关系,如此也是会酝酿出低量沉淀后的反攻动作。
而且,这本身就是震荡筑底的有效手段,但缩量是把双刃剑,也意味着不能增量反攻,还是会受制于量能制约,而交投清淡。如此,则交易策略还是要顺势而为,不要对抗趋势。
再一个,就是关于市场宏观结构的判定,这个情况我们早前就给大家阐释过。主要是基于历史性低点的统计研判,在过去10年以来的历史走势中,当前位置,差不多都成为了阶段性的底部低点区域。
当然,这对于微观层面来讲,比较迁就。真正对当下短期走势,作出下周会反攻的大胆判定、小心求证的主要条件,还是在于技术极值的发展关系,这在过去大量的统计研究中,的确是屡屡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