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的韧性蛮强的,不是必须要做短的,可以继续保持多头思维,只是要适当的管理管理总体仓位水平,还可以做些持仓股票的波段交易,低买高卖,通过仓位增减来调节和应对市场波动,掌握操作主动权。
这个情况,就需要自己多拿捏和把握了,难以一刀切,每个人的标准都不一样的。从微观行情变化及短线交易策略上思考,站在今天这个时间节点上,会考虑了多一些防守,不只是因为周末避险,关键是为了下周行情变动。
依照当前技术演变关系,短期技术矛盾持续发展,迟迟无法向上扩张以重构短多技术优势,就会反过来受其劣势影响。而且一旦由此造成20、40日周期交叉下行,则很容易诱发较为激烈的市场反应。
今日来看,显然是要做些预防的。如此思考,那么在仓位管理上,以及持仓股票上的交易安排,都会更偏于谨慎一些。尤其是缩量反应出来的人气衰退,以及收敛性的交易行为背后,会引发的后续变化。
退一步看,我们更偏于寻求60日或更长周期的技术支持。当然,不必惧怕如此,事实上,我们是乐于见到这样的变动,因为至少在未来2周内都不会因为持续回落而改变60、120日周期的涨势关系,这就会反过来对指数够成支撑稳定效应。
据此而言,则自然构成助涨效应,反而是给我们创造低接买进的投资机遇。更何况,就当前指数位置,和60日均价线只是相距百点空间,幅度并不算大,且还会继续向上移动,持续向上收敛指数回撤空间。
这都使得纵使不进则退,寻求60日周期支持,也不必担心恐惧,反而要积极看到所创造的交易条件。而且,单位成交量能继续收缩,这也是调整必要的过程,虽然我们阐释持续缩量产生的衰退现象,但长多基础不变,仍会促进行情反复。
所以,缩量回撤,反倒是技术风险的释放,更利于后续重塑技术反攻。这样就使得策略上敢跌敢买,大跌大买。主动承接和布局。只是,后续能够突围向上走趋势,仍然要回归周线看宏观局面的演变和发展,不能背道而驰。
另外,还有一年一度的经济工作会议预期在,这也利于稳定本月行情,近期的低量沉淀,一定程度上也能够反复投资者趋于稳定。政策预期信号明确,对市场同样构成了一些有利的预期效应。
总的来讲,无惧跌宕,敢跌敢买,只是难以指望向上走单边,还是要以震荡拉锯看待市场发展,而今日周五,策略上不主张激进,可以适度考虑周末避险行为或下周会面临的技术困局,由此而适度收敛,仍以波段应对,总量管控即可。
具体到个股的选择和操作上,始终要明白,不和跌势股为伍,不拿垃圾股,不玩题材,不玩概念,不听消息,不要幻想,遵循“周线为主,唯量是问,四个条件,趋势为王,汰弱留强,每日归零”的原则,来审视和积极应对市场的变化与发展。
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声明:文章内容纯属个人观点及理论论证说明,仅是提供您参考不应该构成投资建议;个股的分析说明不是推荐、点评,也不是建议操作,投资者要自行研判,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