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2日股市盘前综述(09:00)

2025-02-12 08:49

大盘稳量攻坚,难涨不涨反而更利于调和技术矛盾,难跌不跌可以持续优化技术关系,这都是当下客观技术结构缩必要的拉锯和跌宕过程,无惧于震荡,还可以扩大一些空间,但都不要担忧或恐惧。


反而要积极看待低量扩展,持续推动短多和长多技术优势的发挥,并在此基础之上,推动中期技术关系的改善和优势重建。这些都是目前大盘震荡拉锯的关键发展态势,可以积极看待。

关于技术层面的关系,我们阐释有矛盾,也是抑制行情发展的技术因由,但随着2会临近,政策驱动力的加持,有条件推动当下市场延续和拓展自去年9月份以来的趋势性行情,尤其是经过过去3个月的震荡扩底之后,更为显著和有利。

任何形式的向上跃升,都能够推动短中长期优势共振,这会是对短期阶段性行情最为有利的技术结构,在没有改变这样的预期之前,维持这个判定和发展方向。只是不必苛求轻轻松松的走单边,脉冲式螺旋式发展会是必然。

当下来讲,还是要在基本面多一些思考和认知,股市的底层逻辑发生转变,虽然要长期来验证,但短期没有证伪,就会是有望延续发展。而此次2会期间,必然要大篇幅表述和推动资本市场生态建设,这都会是明确的催化因子。

重视个股,积极寻求和把握自己看得懂看得好的企业,做好长期发展和投资规划的安排。虽然阐释大盘周、月k线结构还都有矛盾,制约长期趋势行情,但在投资选择上,依旧要长线研究,建立长期思想。

没有远虑,必有近忧。多一些思考,只会对自己的投资交易,更为有利。在自己认知的部分,组合仓位,适时适当的调配持仓结构,通过仓位增减来应对市场波动,掌握操作主动权。在正确的方向上,顺应趋势,把握周期。

当下来讲,AI无处不在,技术迭代,应用空间被打开,给了大模型多方位的应用前景,也必将催生端侧AI智能体的发展和应用,同样推动上游科技进步和发展,围绕着人工智能领域的投资,将会是当下乃至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的投资路径和方向。

具体到个股的选择和操作上,始终要明白,不和跌势股为伍,不拿垃圾股,不玩题材,不玩概念,不听消息,不要幻想,遵循“周线为主,唯量是问,四个条件,趋势为王,汰弱留强,每日归零”的原则,来审视和积极应对市场的变化与发展。

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声明:文章内容纯属个人观点及理论论证说明,仅是提供您参考不应该构成投资建议;个股的分析说明不是推荐、点评,也不是建议操作,投资者要自行研判,风险自担。)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