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2会临近,市场政策预期不减,且中国科技资产重估预期持续强化,推动科技板块强势攻坚发力,这必然会出现溢出效应,在趋势不改的发展态势下,会逐步催化更多板块跟进和发力。
从近期市场表现,高位个股动荡加剧,AI领域个股在持续大涨后,出现高位分歧,这存在一定程度的切换预期,虽然不是行业性转变,但围绕整个AI领域的扩散发展,存在“水往低处流”的演变特征。
连日来震荡拉锯过程中,可以看到低位个股及多个板块接力特征,诸如低空、固态、军工等等,不乏部分低位个股滚量拓进,有一定的积极势头和发展预期,特别是底部滚量走出技术性突破特征的品类。
可以多一些角度思考市场发展的进程,单一板块过于极端极致化,就必然会出现这样的隐忧和思考。那么,要么是这一板块结束,整个行情完结;要么是其他类股接力,行情继续。而当前市场,我们认为大盘无忧,行情可延展。
更偏于阶段性的多板块接力轮涨,继续推动整体行情的发展。但就此轮行情驱动逻辑来看,AI板块具有长期发展的底层基础,即便高位震荡,也未必会出现集体性大幅度回撤,具有高位横向调整的发展预期。
而且后续来讲,仍然具有接力走趋势的发展关系,这是后续行情持续发展关注的焦点。另外,中概股的暴涨,也持续推动港股市场互利网板块持续发力,这里面也存在显著的极端极致特征,同样需要避免盲目追涨追高。
从这些角度出发,就纯策略上思考,我们主张“水往低处流”的战略性转移,只是仍然要记得,纵使如此,绝非是简单的交易,仍然要聚焦科技成长板块,尤其是持续围绕AI大范围深耕布局,以及底部抬升走趋势发展的个股配置。
本周还有2个交易日,也将结束2月份行情,从条件上来看,都算是非常积极的演进过程,对3月份行情有望进一步驱动有利局面,但2会前后会如何发展,同样会是进入3月份需要考量的情况,无力推进持续扩张日K线技术优势,就要防范政策预期不及的波动走势,而深层次来看,其后也将会面临外部扰动因素增多,这些都是进入3月份,乃至2会后要直面的内外局面。
总的来讲,本周无忧于波动,下周也不必担心震荡,可以继续保有对头思维,跟随市场,顺应趋势,只是要注意避免盲目的追涨追高,同时多关注相对低位且走向趋势性优势的个股,水往低处流,这是常识,也是股市不变的规律。
具体到个股的选择和操作上,始终要明白,不和跌势股为伍,不拿垃圾股,不玩题材,不玩概念,不听消息,不要幻想,遵循“周线为主,唯量是问,四个条件,趋势为王,汰弱留强,每日归零”的原则,来审视和积极应对市场的变化与发展。
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声明:文章内容纯属个人观点及理论论证说明,仅是提供您参考不应该构成投资建议;个股的分析说明不是推荐、点评,也不是建议操作,投资者要自行研判,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