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股市机遇和风险

2025-03-02 11:09
3月股市会有怎样的机遇?我们认为,仍然是在政策驱动下科技创新带来的主题性投资机遇。还是不容易丝滑的切换到传统产业赛道,即便红利板块最有机会,但也会是防守,而不是进攻策略。
在没有周五科技板块的暴跌之下,估计上述说明会得到普遍性认可,但经过周五巨震之后,定然要少了许多支持者。尤其是再有周末各种小作为的渲染,估计这个板块下周开局还会面临不小的考验。

目前来看,市场巨震后产生的情绪变化,还多数在于特朗普再增收10%关税,以及美乌谈崩等一系列影响。但就我们的理解和认识,这都不是影响周五科技股大跌的根本内因。
持续关注我们分析的投资者,尤其是在亮学堂里的朋友,应该会非常清晰,亮话早有说明,特别是过去几天反复强调的状况,“高处不胜寒”,“水往低处流”。
无论是机器人板块,还是AI整个产业链上,都有如此隐患。所以在亮学堂里盘中及时的说明要“激流勇退”。想必很多朋友应该对我们如此分析解读有似曾相识的感觉。
之所以能够早早预判,且如此预防,这也是造成这般巨震的根本内因。击鼓传花的游戏,必然如此。当人人都兴致冲冲的往里挤,往上抢的时候,往往就是最为极致极端的时刻。
其实,大家心里都有这么个认识。特别是稍有一些经历的股民,估计都不是一次面对这样的情况。只是,还容易被修理,大多数是贪恋,是侥幸,是一次一次对自己的高估。
由此而言,大家当是会明白,即便没有那10%和美乌的吵架,也会是同样的结果。只是呈现的方式或有不同。但如果认识不够,理解不到位,无论怎样呈现,结果都是一样的。
事实上,这么演变,未必是坏事。至少从行情的演进来看,一方面是大盘的技术结构,仍然有望平稳震荡和拉锯,不必惧怕持续长阴破坏走单边,继续以震荡拉锯的态势看待盘势发展即可。
这本就是我们对行情发展的预判,纵使不是周五那般风云变幻。无条件持续推升走单边的宏观环境,早就反复讲了好多遍,而且对全年来讲,都难指望大涨指数,但底部抬升,阶段性行情可期。
也是如此,我们说明2月份行情可以指望,但3月份2会召开,之后政策预期减弱,行情将逐步进入经济基本面,并反应业绩驱动的发展逻辑。同时,外部矛盾增多,在俄乌冲突缓和,中东稳定后,容易生出外部事端。
而内部经济增长动力几何?显然在过去的数据来看,都还不是很强劲,动能是否可以起来,必然是需要有明确的数据支持。这就使得2会后的矛盾增多,内外因素都有不确定性的成分和空间扰动。
所以,亮话预判3月中下旬会是面临比较大的变数,也是有很大部分是基于上述情况考虑的。现在来看,还是如此,且仍然要有这样的预防和应对策略。但对于3月份开局,大概率第一周有望平稳发展,且可以反应出2会政策预期效应。
只是,随着2会召开以及预期结束后的走势,就充满着变数。这样也需要有提前量做准备,这也使得开局稳定中充满摇摆的可能性。从而使得,操作策略再次前置。其实,周五的变化,某种角度而言,也是有如此前置的表现行为。
这个本身,我们在亮学堂里,已经多次推演和分析说明,并且早早提出对于高位股票的风险预防,且主动往相对低位股票切换。不过我们仍然认为是往低位科技类股票切换。从实际的情况来看,科技板块的集体性下挫,也受到比较大的冲击。
但整体还是比较好的,就相对而言,幅度不大,且低位确定性科技类个股,仍然是接下来短期关注和配置交易的对象,所以倒也无惧于震荡。而高位大幅长阴破坏的个股,要马上修复的确是容易产生疑虑。
不过,就我们对未来长期投资逻辑的思考,仍然会认为机器人板块,AI领域的许多个股,都还是长期关注且主动把握投资配置的对象。即便在年报公告阶段,红利抬头的预期很强,但很快还是会转移到新质生产力领域上。
我们还是会主张在科技板块上深耕,这会是今年全年投资主线逻辑,即便中间出现一些波动,但都尽可能别完全偏离这个方向。另外关于大盘的演变情况,经过上述分析推演,也就清楚了3月份会面临的机遇和风险,大家可以根据自身的持仓情况,主动积极的做出策略安排和交易应对。
——————
具体到个股的选择和操作上,始终要明白,不和跌势股为伍,不拿垃圾股,不玩题材,不玩概念,不听消息,不要幻想,遵循“周线为主,唯量是问,四个条件,趋势为王,汰弱留强,每日归零”的原则,来审视和积极应对市场的变化与发展。
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