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份的矛盾不仅在于技术关系,还会增多政策博弈及外部风险,目前看,这些都在持续逼近,这使得股市表现变数增多,动荡加剧的背后也突出这一特征,短期市场动荡难改。
依照我们对技术关系推演,阐释无惧大跌,但随着上周五到本周开局的演变情况,显著的弱态尽显,这有进一步疲软的可能性,大盘上行难,持续行不通,就容易不进则退,技术上持续反应结构性矛盾。
仍然不苛求大涨指数,这样就继续以横向扩底的发展关系看待,震荡拉锯会是必然,扩大波动空间也难以转变。而短期市场环境,随着2会召开,政策预期无论兑现还是落空,都存在预期减弱的发展关系。
这就会使得2会期间的讨论和等待存在着更多不确定性,从而使得行情走向扑朔迷离。而近期关税一加再加,大棒挥舞不停,这势必会影响新的经济增长预期,而外围局势动荡不明,同样会给短期市场诱发不利展望。
只是这些情况,我们认为并非是此轮行情发展的根本,所以外部影响力不会特别大,纵使关税加了又加,市场反应相对平稳。不过持续影响不可忽视,那么对3月份后续的发展,我们就自然不能忽视。
关于此,我们早已经说明过,进入3月份,尤其是2会后的行情发展,就更加不明朗化。这些本是考虑就是在技术优势无力扩张的情况下,外部矛盾加剧,从而诱发春节后获利盘的兑现而引发动荡加剧。
总的来看,近几日市场反应有前置上述预期的现象,但仍然存在反复波动拉锯的发展条件,这个关系就来自于我们对自身技术关系推演研究,还不至于一落千丈,尤其是能够马上缩量震荡,本就是必要的修整行为。
其实,仍然活跃于长期的底部横向平台预期。但后续行情的演进,需要有经济基本面支持,以及企业业绩来驱动,这会是关键之处。这同样会和外部矛盾相割裂。来自于外部冲击会有,但的确不会如同7年前的那么大。
由此回到自身经济角度出发,当下来看,举国之力发展科技,且在AI领域颠覆全球,这都使得科技产业发展突破重围,带来新的增长极,这无疑对我们的经济增长产生积极效应,且半导体、汽车、新能源等领域,都有领先全球的发展态势。
随着人工智能的更深入,政策支持,在低空、机器人、航天航空方面,都有着较为明确的投资预期。我们鼓励继续从科技层面入手,深耕并选择确定性投资布局。恰好可以好好利用这段时间的预期性震动,主动从业绩驱动的视角看企业层面的发展,为全年行情发展和投资作配置安排。
总的来讲,无惧于A股再跌,从结构上我们予以长期底部关系的盘整和重构,且本身存在的矛盾,也需要如此来夯实和整固下一轮行情的攻坚基础。而A股自身的韧性,也持续强化,且经济发展的动向和着力点明确,我们继续深耕配置在科技大浪潮中的投资机遇。
具体到个股的选择和操作上,始终要明白,不和跌势股为伍,不拿垃圾股,不玩题材,不玩概念,不听消息,不要幻想,遵循“周线为主,唯量是问,四个条件,趋势为王,汰弱留强,每日归零”的原则,来审视和积极应对市场的变化与发展。
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声明:文章内容纯属个人观点及理论论证说明,仅是提供您参考不应该构成投资建议;个股的分析说明不是推荐、点评,也不是建议操作,投资者要自行研判,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