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股市会进入一段时间的剧烈动荡期,其影响因素主要来自于外部不确定性。比如特朗普会否继续加征关税、美国会否挑起南海紧张气氛,这些都容易诱发股市产生动荡。
尤其是,当前A股市场,自去年9月末上涨之后,经过一段时间的趋势性涨势,如今逼近半年的时间关系,逐步进入关键的长周期转变节点,要么进一步向上扩张,以延续长期涨势,并扩张短中期优势结构。
否则,无力向上扩张,既会引发对半年周期面临高位价格和高量水平的扣减,也会使得短中期技术优势被耗损。一旦动荡转跌,就容易带来多周期技术结构共振的跌势形态,会引发短期市场的动荡加剧。
当然,就当前技术关系梳理,还有2-3周的长周期上行基础,倒不至于因为回落而促其转跌。这也具有平稳指数在120日均价线处震荡的条件,由此而言,短期内即便扩大波动空间,还不至于太大。
只是,2周之后的技术矛盾会增大,这是后续要持续关注的部分。会否不跌,还往上进一步扩张短中期技术优势?就当下技术结构来讲,比较不容易,主要矛盾仍然在周、月K线技术结构上,关于此我们一直有所追踪阐释。
在技术矛盾不改,外部影响因素增大的情况下,的确是需要有所防范。不过,就当前股市氛围和气势而言,这一刻亮话如此提出预警,估计还会引起许多争议,甚至会引发较大的分歧和讨论。
这些也都是正常的,激流勇退是需要智慧的,还需要一些魄力。还有,震荡或扩大波动空间,越早其实越利于行情发展,而且我们更期待再次缩减量能,来调和技术矛盾,横向扩展夯实底部结构。
特别是在120日周期还保持绝对低扣
依照我们此前的分析推演,仍然难以指望大盘可以单边向上发展,但底部结构的夯实对下半年,乃至明年实现周、月K线的趋势性涨势,都是有着非常好的整固预期。
之所以有接下来行情会面临大震荡的预判,除了上述考量之外,还有一个关键思考,即起始于去年9月份以来的行情发展,主要在于政策驱动,且一直有多个重要会议接连影响预期。但从过去近半年以来,政策边际效应已然减弱。
而自2月份以来,2会预期下,虽然市场平稳,但也未能向上较大幅度扩张技术优势,这也进一步反应投资者对政策效应减弱的情绪变化。由此,使得2会后的行情走向,更趋于矛盾,需要有新的催化因素。
但上述梳理,反而会增添出更多不利的影响因子。所以,我们在阶段性行情演变中,表明会扩大
但随着年报进入密集公告期,以及对今年一季度业绩预告,由于在过去几个月的经济数据来看,仍然存在较显著的结构性特征,这使得普遍性利润释放难以期待。而有望带来业绩增长的科技性企业,多数在过去几个月都普遍性上涨过大,这也容易引发高位动荡风险。
综合上述多个视角的思考,2会后的行情发展,存在动荡加剧的预期演变。但只要不偏激的上涨,也不要惧怕动荡,尤其是缩量调整,甚至回调一些空间波动,都更是我们需要的横向筑底扩底的发展过程。
这么演变,也不会有太大的回撤空间,反而可以继续跟随市场,寻求结构性投资交易机会。只是,如此演变的过程,也必然会带来交易的难度,低量就容易低迷,结构性行情容易偏激。
所以要做些仓位的管理,适度调降仓位水平,减少持仓股票,积极调配自己研究过看得懂看得好的企业,做好自己认为对的投资。当前来看,AI方向,方兴未艾,投资者热情居高不下,且也是全年投资主线,全球投资者都纷至沓来,络绎不绝。
从国家产业政策,未来全球竞争力考虑,我们也要持续在这个方向上深耕挖掘。对于今年的行情发展和投资方向,我们始终坚持“向阳而生”,不要去生僻冷清的地方。越是动荡,越是要坚持确定性领域,高人气板块。
——————
具体到个股的选择和操作上,始终要明白,不和跌势股为伍,不拿
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