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有2个交易日,股市就会连休3天,从过去近一周以来的低量低迷情况看,大概率市场还会继续低沉,不容易在休市前再出现积极的态势。关于此,我们近期反复阐释了这里面的关系和道理,当下看仍然要有所认识和应对。
从技术结构上考虑,仍然有待系统性的技术释放,否则难言可以向上回升,特别是本周乃至接下来一段时间,都会使得半年周期面临高位区域扣减,这都容易因为任何形式的下行而转跌,并引发阶段性的跌势行情。
这个情况,我们也是多次分析说明,尤其是多个周期均价线交汇在一起,一旦下行就是多周期交叉向下发散,这会形成阶段性的交叉助跌形态,并进一步演变成空头排列关系。这
依照技术演进和发展,比较好的方式就是缩量沉淀,用时间来换取空间。比如,这几天的缩量现象,虽然指数回撤空间不大,但可以逐步缓和技术矛盾。不涨,反而要优于“拉高不成反手又压低”的局面出现。
只是,可以积极看待缩量沉淀的演变过程,但并不能排除上述技术隐患。这也意味着,没有进行系统性技术风险释放之前,不要太激进。仍然要管控好总体仓位水平,以应对市场波动,掌握操作主动权。
除技术之外,我们还要特别说明的,依然是要主动防范美关税落地后,会不会再生其他事端。以我们的情况来看,主要就是周边地区的地缘性风险。目前看,比如君受、南孩等最容易搞出事情来,这些都是潜在的风险隐患。
当然,我们对当前股市的发展逻辑,倒并非担心此,关键则是在于自身经济层面。依照1月和2月的多项经济数据看,表现一般,并没有很好的
由于过去2周以来的低迷情况,也使得我们不得不考虑投资者谨慎背后的忧虑在哪里。当我们通过反复梳理分析,研究思考出上述矛盾,显然每一个状况,都是不能忽视的。而能够解决或者逐步缓解矛盾,要么就是系统性的风险释放,要么就是用时间来换取空间。
关于大盘的情况,我们还是如此来阐释和解读,就今日而言,依旧是延续我们分析的方向发展,也体现了我们对整体市场环境的认识。在没有解除这一矛盾之前,管控好总体投资风险即可。
关于个股的情况,由于近一周以来,游历江南美景,没太多时间追踪盘面及个股走势情况,也就不多言具体投资标的的选择,避免出现重大失误性指导,还请各位朋友多多谅解。有待此次休市后,我们再多一些探讨和说明。不过,就持续研究的方向而言,我们依然认为,要持续聚焦科技成长,这依旧是主线逻辑和投资方向。
——————
具体到个股的选择和操作上,始终要明白,不和跌势股为伍,不拿
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