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表现出了比较强的韧性,但要持续向上推升,依旧不会是轻松的。由于日K线的技术性阻碍和压力显著,在空头趋势结构得不到扭转之前,都会是比较大的阻力,逻辑上还是要主动预防。
只是缩量沉淀的概率比较高,这又是我们比较期待的修整行为,也就意味着再跌或压低无惧于波动,反向回落后会带来的底部修整预期也强烈。且在我们对周K线长期底部结构的判定中,都可以积极看待其调整行为。
我们维持不求大涨,也不惧大跌的行情预判,且可以据此展开投资和交易。也由于是这样的市场变化预期,那么策略上会继续管控总体仓位水平,并通过仓位增减来应对市场波动,以掌握操作主动权。
本周还要这么去准备和应对,从阶段性或周期性调整来看,2-3周的波动预期仍然是当前大概率演变情况。能够向上拓进的条件,几乎唯有以量破价,否则就得继续震荡拉锯,以扩张底部关系。
既不放出大量,也不能改变空头关系,那么就不要太激进即可。在这个预期里头,投资方向,我们仍然认为要聚焦科技成长,既是短期市场热点方向,也是符合长期投资路径,可以积极一些对待和把握。
只是不能盲目追涨追高,也应是低买高卖,把握波段操作机会,在总量管控之下,可以通过仓位增减来把握交易。从关税影响到政策层面来看,围绕着科技展开全球性竞争,已经是确定性,这必将会是未来长期战略方向。
短期看,有望继续聚焦在AI+、半导体芯片、机器人、低空经济等多领域寻求投资机会,特别是随着AI硬件产品进入密集发布期,都有望带来新的催化和激发效应。
具体到个股的选择和操作上,始终要明白,不和跌势股为伍,不拿垃圾股,不玩题材,不玩概念,不听消息,不要幻想,遵循“周线为主,唯量是问,四个条件,趋势为王,汰弱留强,每日归零”的原则,来审视和积极应对市场的变化与发展。
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声明:文章内容纯属个人观点及理论论证说明,仅是提供您参考不应该构成投资建议;个股的分析说明不是推荐、点评,也不是建议操作,投资者要自行研判,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