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盘具有积极的底部跃升,寻求技术突破的发展态势,股市有望走出3年大型底部区域,技术层面的变化具有这样的条件,可以乐观积极看待这一演变预期,虽然依旧面临较为复杂的局面,但的确值得期待。
沪深300指数自2022年向下打穿3500点以后,反弹再跌,多次向下跌落到3500点以下,但都强势拉起,使得过去3年以来的走势,基本面处于3500-4000点区域震荡拉锯,横向扩张的大型底部结构日趋形成。
当前处在周K线三年趋势发展的转变阶段,且有日K线同步同向发展的合力共振效应,这都利于推动大盘由此而震荡趋上发展,走出底部区域。不过,虽然如此,我们认为,难以一帆风顺,波动不可避免。
一方面是周K线技术结构的三不矛盾存在,这会使得短期市场波动不改,甚至会因为转变临界点而出现动荡。这依然是要有所预防,不能盲进。另外则是关税的影响难以消散,且国内经济低迷,地缘冲突不断,这些都会影响投资者情绪。
还有,2季度各项经济数据会在本周及下周公布,预期偏弱的数据也难说就没有制约,还有中期业绩预告或披露密集期,近期盘面也显著反应业绩驱动逻辑,这也意味着大家比较关心企业成长层面,关注业绩增长情况。
由此而言,可以积极看待我们对长期底部结构的判定,并具有走出底部发展的积极展望,但仍然不主张在面临复杂局势之下,过激交易,还是应有所管控,适度控制总量水平,通过仓位增减来应对市场波动。
但也不要惧怕跌宕,尤其是当靴子落地,有望形成对下半年股市发展的政策驱动及经济增长逻辑,在全年经济增长目标下, 以及十五五的规划和安排,还有美联储政策趋于降息1-2次的逻辑,都有望进一步给股市带来宽松预期。
这也意味着,不仅无惧于波动,甚至再往下回调,反而都要积极承接布局。参与方向,仍然偏于成长板块,从政策方向上跟随产业变革,新质生产力领域,仍然是确定性长期投资逻辑和方向。
具体到个股的选择和操作上,始终要明白,不和跌势股为伍,不拿垃圾股,不玩题材,不玩概念,不听消息,不要幻想,遵循“周线为主,唯量是问,四个条件,趋势为王,汰弱留强,每日归零”的原则,来审视和积极应对市场的变化与发展。
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声明:文章内容纯属个人观点及理论论证说明,仅是提供您参考不应该构成投资建议;个股的分析说明不是推荐、点评,也不是建议操作,投资者要自行研判,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