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数以强劲的态势演绎,对投资者的诱惑力越来越大,压低反拉创新高,这种走法是极致的诱人。很难不被这样的市场吸引,人性使然,也都是常态。如何管理好自己的投资,这的确是一个比较大的工程。
我们维持原判,宏观市场趋于多年底部突破并驱动长期涨势行情的形成和发展,微观市场面临着阶段性的矛盾影响,4500点一线的技术关系,在过去多年以来形成的扰动,依旧会带来些许干扰,当然这并非是不可逾越的屏障。
关键仍然在于单位成交量能的释放极限,以及区域量潮的合力承载力。前者而言,单位量能本身就是循序渐进的发展,才可持久,否则偏离常态的扩增水平,都容易要么继续过大量能而衰竭,要么就是收敛量能而修整。
单位量能的极限可以动态的扩张,但也是不能无限制的扩大,这会受到区域量潮的制约。由于区域量潮扩增的速度会远远低于单位量能增长的速度,这就很容易出现单位量能偏大的矛盾,使得区域量潮无力承载。
这会是短期市场变化的关键部分,也是观察行情涨跌波动的重要要素。这些情况,我们此前都有了充分说明,继续照此关系演进,观察其增减情况,大小水平,及趋势发展状况,同时要关心和预估时间周期的完成时间或扩延周期。
总体而言,市场仍然以顽强的姿态呈现,表现强劲,这也是涨势行情下最为典型的特征,在确立的多头趋势性行情下,往往就是一轮接一轮的发力,推进,直到蜂拥而至,高潮迭起后,一地鸡毛。
所以能够管控量能,把控好市场发展节奏,这要比预期的更稳当一些。虽然在4500点一线按预期出现,且也引发剧烈动荡,但的确是整个市场稳如泰山。短期看,仍然有望保持高人气效应,在没有出现上述极端现象,也没有改变趋势性涨势结构之前,可以继续保有多头思维,把握自己认知内的投资和交易。
投资方向,我们持续跟踪科技成长板块,继续关注资源、金融等板块的轮动轮涨效应。短期而言,还是偏于科技板块,随着AI扩散,会在应用领域出现接力的预期,都可以着重跟踪,以寻求参与机会。但要注意避免盲目追涨追高,偏向低位趋势性优势个股。
具体到个股的选择和操作上,始终要明白,不和跌势股为伍,不拿垃圾股,不玩题材,不玩概念,不听消息,不要幻想,遵循“周线为主,唯量是问,四个条件,趋势为王,汰弱留强,每日归零”的原则,来审视和积极应对市场的变化与发展。
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声明:文章内容纯属个人观点及理论论证说明,仅是提供您参考不应该构成投资建议;个股的分析说明不是推荐、点评,也不是建议操作,投资者要自行研判,风险自担。)